無需為電商價格戰過度操心
2012-08-16   作者:徐冰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8月14日,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再掀價格戰,矛頭直指競爭對手蘇寧、國美。8月15日早上9時11分,劉強東發布了一條微博,引人注目的並非透露“這場戰爭由我們家電採銷副總裁親自坐鎮指揮”,而是配發的照片上赫然寫着“打蘇寧指揮部”。劉強東“瘋狂反撲”的決絕,以及價格戰可能導致的殘酷,由此約略可見端倪。
  戰火方起,適宜靜觀其變。但各種莫名其妙的擔憂也隨之而來,比如擔心這場高調開打的價格戰,會擾亂市場秩序,會損害行業發展、消費者利益,有論者甚者要求有關部門進行行政干預。
  擔憂的邏輯並無新奇之處:價格戰是一種低級的競爭手段,而如此殘酷甚至惡性的價格戰,肯定會使參戰者兩敗俱傷,不僅傷害企業利益,也使得中國家電市場無法建立合理有序乃至良性的市場秩序,從而在根本上不利於行業發展;雖然消費者暫時可能得到些微小利,但從長遠看,打垮一切對手會使得行業老大可能形成行業壟斷,消費者享受廉價商品的時代將會很快失去。
  就理論談理論,當然可以推導出這樣的結果。但殘酷競爭並不等於惡性競爭,價格戰再怎麼低級,也無法表明參戰者都是傻瓜。市場在某種程度上永遠有其合理性,只要接受了市場經濟,就無法回避市場競爭,就必須遵循市場的邏輯。
  電商混戰正式開打之前,是氣勢洶洶的口水戰。蘇寧電器副董事孫為民公開炮轟京東為“傳銷”,劉強東則説:“如果蘇寧敢賣1元,那京東的價格一定是0元。”他同時還宣布:京東大家電三年內零毛利,而且所有大家電保證比國美、蘇寧連鎖店便宜至少10%以上。正是如此“發狠”,引發外界所謂“低於成本”的懷疑。但這樣的“發狠”當不得真,因為企業存在的邏輯就是要掙錢,股東也一定要掙到錢。即便暫時出現“低於成本”,也是為了將來把錢掙到。何況,此次價格戰未必真的出現“低於成本”的情況。外界想當然理解的所謂“成本”,未必就是企業認可的成本。可以用“賠本”去賺吆喝,但賠本的買賣肯定誰都不幹。
  根據京東8年來年年虧損,有人認為不該再打價格戰。但劉強東的一個股東説:我們除了有錢什麼都沒有!你就放心打吧,往死裏打!這個股東真的不在乎自己的錢嗎?真的有人能傻到認為這個股東“人傻錢多”?
  消費者大可不必去為所謂企業利益、行業發展這類宏大命題憂心忡忡,你只管享受價格戰帶來的實惠就好。值得警惕的永遠是,以宏大命題為藉口,慫恿政府對市場進行行政干預。
  雖然有不允許企業低於成本競爭的規定,但政府真的能確切知道成本是多少嗎?果真如此,那還需要市場幹什麼?即便不否認政府有時候可以干預一下,但必須説,行政干預市場,能做的基本上就是把短痛變成長痛。至於擔心價格戰最終會導致出現壟斷,這不能説沒有道理,但大體也屬於操心過度。市場的公平就在於:消費者終將為自己的不理性埋單。而教會消費者理性消費的,只能是市場,不可能是什麼關心民生的有形之手。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如果一個賣家90%的銷量都來自淘寶,你的面前總會站着一個馬大爺;如果京東、淘寶各佔一半,你在馬雲和劉強東面前永遠是大爺!”這是本次電商價格戰一方主帥劉強東前不久的一句話,理解了它,就不會擔心什麼價格戰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村民拆遷補償款理財無需鎮政府操心 2012-05-09
無須操心經濟好轉“模式復歸” 2010-04-27
民企二代誰接班何需外人瞎操心 2010-01-19
奢侈品:有能力就買,沒能力就甭操心 2006-10-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