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産品市場需提升信息準確性
2012-08-15   作者:徐振宇 田姍  來源:北京商報
 
【字號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菜籃子”(蔬菜播種面積和産量分別佔全球的43%和49%),近年來正在遭遇日益嚴峻的挑戰,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蔬菜價格的巨幅波動:波動品種在增加,波動頻率在加大,波動幅度在增長;二是不少蔬菜的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問題突出。基本信息不完全、不對稱,是菜價巨幅波動的基本原因,也是蔬菜質量安全狀況堪憂的重要原因。
  為緩解蔬菜價格波動,基本思路是盡快提高“菜籃子”的信息質量。要提高我國“菜籃子”的信息質量,首先必須提高農産品批發市場的價格信息、銷量信息和質量安全狀況信息的質量。
  雖然農産品批發市場的信息收集與發布能力有了明顯提升,相關信息發布的數量與範圍也有了巨大進步,但是,信息質量卻亟待提高。調查顯示,在很多大型批發市場,包括電子結算體系、市場信息收集發布系統、質量安全檢測及追溯系統等在內的信息化系統,要麼利用率極低,要麼乾脆被廢棄不用。
  雖然很多政府部門官方網站、專業網站、電視台等媒體每天都在發布各種蔬菜市場信息,但是由於體制機制上的各種矛盾與衝突,其發布的信息質量明顯偏低,價格信息不準確,成交量信息和質量安全缺失,主要表現為一般只發布價格信息。但這些價格信息,要麼是不實時,要麼不準確,要麼非常不詳實。同時,一般不對外發布成交量信息,實際上該信息與價格同樣重要。
  通過電子結算體系,可以完整記錄與交易有關的絕大多數信息,信息的實時性、全面性和真實性程度可以大大提高,並可據此準確發布相關信息。但在現實中電子結算體系卻被普遍閒置,主要原因是名義稅負過高。
  目前普遍的做法是,與稅務部門協商實行包稅制,由批發市場代收代繳,或按定期定額辦法執行,其本質是在交易信息不透明前提下的變相“避稅”。與此相適應,農産品批發市場與批發商的基本生存措施,就是設法讓所有的交易信息“模糊化”。這種“模糊化”的操作方式,使稅法中規定的較高名義稅負有名無實。另外,批發商因擔心透露真實交易信息,各種稅費“秋後算賬”,本能地抵制電子結算體系。
  全面降低稅費可以同時實現三大目標:提高價格信息的準確性、實時性和動態性;提高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直接降低菜價惠及民生。考慮到農産品批發環節的相關稅收總量不大,免除後對全國財政收入影響甚微。鮮活農産品是關係普通民眾的民生商品,免稅沒有任何不妥,而且,無論基於農産品批發市場的公益性特徵還是國際慣例,也都要求進一步的稅收減免。再考慮到宏觀經濟形勢也要求結構性減稅,建議免除鮮活農産品流通環節的所有稅收,而不僅僅是在流通環節免徵增值稅。
  切實降低農産品批發市場的運行成本。一是要落實國務院關於“落實農産品批發市場建設用地按工業用地對待的政策”,切實降低用地價格。二是要盡快實現同水同價和同電同價的政策。據調查,當前80%的批發市場用水用電屬於商業標準,市場用水用電價格與當地最低用水用電價格差價較大,由於市場的冷鏈貯藏設施耗電量大,尤其是電費成為批發市場一項龐大的成本支出。呼籲國家嚴令相關利益集團限期整改。(作者徐振宇係北京工商大學貿易係副教授,田姍係中信建設證券公司理財師)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農産品期價上漲對物價影響不大 2012-08-15
商務部:上周食用農産品價格繼續上漲 最高漲幅超一成 2012-08-14
美國大旱燒高全球糧價 農産品擊鼓傳花輪漲 2012-08-10
美旱情加劇農作物主産區減産推升芝加哥農産品期價 2012-08-10
中國農産品産後損失超3千億 億畝耕地産出被浪費 2012-08-0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