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房地産股權投資基金解決房地産痼疾
2012-08-14   作者:范博曉(招商銀行總行私人銀行部)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中國房地産市場積弊已久。房價居高不下,工薪階層望樓興嘆,是中國老百姓的普遍感受。這兩年,中央政府&&了最嚴厲的房地産調控政策,大幅提升房地産按揭貸款首付比例,對投資性需求實施嚴格限購措施,樓價的上漲似乎才稍喘了口氣。但即使如此,對未來房價持續上漲的預期仍然相當普遍,從去年到今年,佛山、成都、重慶、上海、蕪湖等地地方政府不時嘗試挑戰限購政策,消息一出,當地期待購房者無不如同久旱逢甘霖般摩拳擦掌,可見需求仍然存在,只是被政策所壓制,一旦政策松動則立即反彈。
  為什麼房地産政策調控多年仍是治標不治本?歸根結底是並未改變房地産市場本身存在的供需矛盾。長期以來,我國房地産市場的調控思路是以壓制為主,壓縮需求,同時壓縮供給。對於房地産這樣一個資金密集型的行業而言,限制融資是實現壓縮最直接的方式——壓制需求反映於限購、提升按揭首付要求,壓制供給則反映於收縮房地産開發貸款、提升房地産開發自有資金比例要求等。
  但是,這裡邊産生了一個重大的經濟學悖論——如果期待房價下降,應當是提升供給、壓低需求才對,為何要對供給進行壓縮?
  發達國家歷史經驗證明,對房地産市場而言,當總供給與總需求比值為110%時,即總供給應存在相對余裕可供交易流動時,房價的穩定程度是較好的。低於這一平衡點,房價容易顯示為趨勢性上漲,而高於這一平衡點,樓市供給過於飽和,容易導致價格的趨勢性下跌。根據住建部的統計,目前我國供需比例仍低於這一平衡點;結合我國仍不斷增長的人口數量、不斷提升的城市化水平和不斷改善的居民收入等背景來看,房地産總需求仍在持續擴張之中。我們正處在迫切需要加大房地産供給的階段,為何反而要收縮呢?
  如果要為收縮房地産開發貸款、提升房地産開發自有資金比例要求這樣的政策措施尋找一些支持,大概有兩種説法。一種是,通過切斷房地産供應商手中的資金鏈,逼迫其降價出售房屋回籠資金,以達到房價調控的目的——這種設想貌似有理,實際上大錯特錯,因為它將整個房地産市場置於周轉失靈的假設下來考慮問題。房地産商資金鏈收緊後,是否降價出售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首先一定是降低開發速度,而這只會為將來帶來更大的供給短缺。另一種解釋是,監管層希望降低整個房地産開發環節的金融杠桿,防止金融風險。在住建部官員2010年以來的講話中,對房地産市場存在的整體杠桿水平偏高,甚至高於房地美、房利美風險爆發前美國房地産市場杠桿水平這一問題,曾經有多次的強調,關注之情可見一斑。結合2010年、2011年反思2009年過度投資的時空背景,這一解釋也是較為合理的。
  因為供需關係無法理順,我們發現不單是房價調控收效艱難,同時整個市場也充斥着扭曲與對抗——政府監管層希望限制資金流入房地産開發市場,可供需缺口所決定的市場機遇令市場資金仍然趨之若鶩,從之前的房地産貸款到近兩年的房地産信託,無不是從監管的夾縫中頑強發展,十分清晰地反映出這一矛盾。
  事實上,房價調控與房地産市場去杠桿兩者之間,並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關係,或許還有另外一條途徑能兼顧這兩者,那就是大力發展房地産股權投資基金,變“堵”為“疏”。
  推動房地産股權投資基金髮展,可謂目前整個房地産市場調控中最為缺少的一環。近兩年來,由於房地産開發貸款全面受限,大量房地産商轉向通過房地産信託進行融資。到今年年初,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的數據,房地産信託餘額已經達到6882億元,增長十分迅速。但無論是房地産開發貸款還是房地産信託,並沒有改變債權融資增加金融杠桿的本質。到今年年初,房地産上市公司平均資産負債率達到71.92%,比一年前進一步上升1.97%,比兩年前提升7.27%,顯著高於50%的國際通行標準。面對不斷上升的企業負債水平和房地産信託兌付壓力,銀監會今年以來一再收緊房地産信託業務監管,通過逐個監測資金投向、對信託公司實施窗口指導等方式對房地産信託進行調控,強令其減速。
  而房地産股權投資基金與開發貸款和房地産信託最重要的差別是,因為其引入的資金屬於股權性質而非債權性質,它降低而不是提升了房地産開發環節的金融杠桿水平。通過股權基金的注入,可以降低房地産開發企業近年來不斷上升的資産負債比,充實其權益資本,有利於金融風險的控制。唯一需要確認的,是出資對象均充分認識這種股權投資基金的性質,防止在基金募集過程中推廣不當,導致投資者承擔不適當的風險。
  從海外發展經驗來看,房地産股權基金已經扮演了歐美房地産開發的重要融資來源,美國存續的房地産股權基金規模超過7000億,社保基金、高收入個人和大學基金成為背後重要的出資人。而根據清科的統計,今年國內上半年新成立的房地産股權投資基金規模僅為約36億人民幣,這一規模無論與我國整個房地産市場的體量還是與房地産債權融資規模相比較,都是十分微小的,未來還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結合2012年下半年的形勢背景,大力發展房地産股權投資基金也正變得時不我待。數據反映,商品房供給不足的問題正在日益突出——由於融資渠道受到限制,房地産開發企業今年已經明顯放慢了拿地及新建的速度,上半年土地購置面積僅為17543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9.9%;如果我們觀察商品房庫存去化情況,我們會發現,6月末全國商品房庫存僅為最近一年商品房銷量的1.7倍,是2001年以來的新低。日益緊張的房地産供給,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引發房價的再度上漲,導致此輪房價調控宣告失效。
  在當前的市場狀況下,大力促進房地産股權投資基金髮展,實現在不提升金融風險的前提下,通過擴充房地産開發資本金的方式,為房地産開發領域引入活水,快速提升房屋供給,推動供需缺口盡快彌合,可謂是幫助解決房地産市場痼疾的一劑良方。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大宗房地産股權頻遭甩賣 2011-10-17
房地産行業長期調控時代或將到來 2012-08-10
學區房概念助推房地産開發商大戰 2012-08-10
房地産投資疲軟 前7月增速回落 2012-08-10
抓緊房地産業中長期制度建設 2012-08-1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