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不加冕“國酒” 茅&都賺了
2012-08-10   作者:肇南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7月20日,歷經8次失敗,茅&“國酒”商標申請似乎迎來了雲開月明。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商標局初審通過。按照規定,如果公示三個月沒有異議或者是異議不成立,那麼茅&就可以堂而皇之的獨享“國酒”之稱了。
  茅&為啥在8次失敗,8次無果之後,仍然執拗於申請,置其他酒企此起彼伏的反對之聲於不顧,這主要是“國酒”名稱背後隱藏的不僅是榮譽,而且有巨大的商業利益。“國酒”的稱謂代表着國家對酒品質的最高認可,品牌效應難以估量。如此一來,茅&的品牌價值、市場佔有率、知名度都會再度躥升。茅&酒十幾年來頂着利用“國酒”之名做虛假廣告的惡名,也將因之而化為無形。
  茅&公司一直聲稱其是“國酒”,這背後的一切,想比茅&比誰都清楚。
  茅&對此的樂此不疲、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其他商家也看在眼裏,以往可能自以為不會被通過,喊幾聲就算了,這次通過初審,不少酒企坐不住了,有的甚至拍案而起。汾酒表態迅速,“這顯然是一個企業的行為傷害了整個行業”,並且旁徵博引,稱拉菲之類比茅&貴,也沒聽説誰以“國酒”自居。山西汾酒率先發出反對聲音後,杜康也隨之發公開信,稱茅&缺乏成為“國酒”的理由,“茅&可以文獻明確追述的歷史不過一二百年,相比杜康、汾酒、西鳳等遠遠不及。瀘州老窖&&,要論“國酒”,有400多年窖齡的瀘州老窖更有歷史沉澱,其他酒企也是紛紛喊話,聲音大小不同,內容幾乎一致。
  反對之聲也並非全來自酒企,有專家也是縱橫捭闔,除了“國酒”,是不是該有“國煙”,是“九五之尊”還是“熊貓”?“國茶”是“西湖龍井”還是“祁門紅茶”?擔心“國”例一開,會不會造成“國”字氾濫。
  對於來自四面八方的討伐,茅&一直沉默不語,對於這些“高聲喧嘩”,茅&可能早就了然於胸,或許茅&早已心知肚明“國酒茅&”商標註冊的最終結果,他執着的,也許是“國酒茅&”的營銷效應而已。
  茅&名譽董事長季克良一席話似乎已經解釋了茅&的“一如既往”,他説,我們申請“國酒茅&”商標,有申請的權利,批不批是工商局的事情。
  如此淡定,如此的心不在焉,是不是印證了茅&在顧左右而言他,筆者認為,可能性很大,外面的喊聲越大,茅&可能越開懷。
  今年茅&並不順,國務院“禁止用公款買高檔酒”令發布後,茅&意外受傷,頒佈當日,貴州茅&狂瀉6.37%,市值一天蒸發了142億元。之後,茅&價格也是高&跳水,一度下降一千多元,茅&擴張直營店的效果也受到多方的質疑。
  今年茅&的業績是不是能夠延續過去的輝煌,值得拷問。虛晃一槍,通過“國酒”申請擴大影響,不失為上上策,從這方面講,加不加冕“國酒” 茅&都賺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汾酒異議茅&“國酒”商標反被質疑財務造假 2012-08-10
“國酒”之爭背後的符號化生存 2012-08-09
“國酒”商標申請引異議 2012-08-09
茅&國酒商標背後存利益之爭 2012-08-09
“國酒茅&”的聲譽重於其商標 2012-08-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