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經參財智 | 經參思想 | 經參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第 39 期 2012.08.07  

員工持股計劃利好股市?
  證監會5日發布《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管理暫行辦法》,向各方徵求意見。《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對資金來源、第三方委託都做出具體規定,並將員工持股的時間限定為“不少於3年”。這一政策是否可視為利好信號?[新聞閱讀]
 

李大霄:員工持股計劃築牢鑽石底
陳寧遠:“員工持股計劃”並非救市政策
 
可以有效的增加優質公司的股票需求,通過穩定優質公司的股價,進而達到穩定市場的目的。[詳情] 有輿論把這項法規看成是證監會的救市政策之一,就不是很恰當。因為股市周期波動是天然的。[詳情]
     赤擇遠:員工持股計劃的四大意義      
  員工持股計劃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推動資本市場長遠健康發展的基礎性制度安排。   股市的供過於求局面依然沒有改變,除非有超級資金入場,否則股市的底部仍需要進一步探明。  
     郭田勇:短期帶來增量資金      
  上市公司推出員工持股計劃,勢必大批從二級市場回購股票,這在短期內能夠為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名為保護宗教場所與文化資源的佛教名山上市,其實仍是打包宗教資源上市圈錢的游戲,打着什麼樣的幌子也欺騙不了世人的眼睛。  
     錢塘人:“員工持股”檢驗上市公司“含金量”      
  既保護員工利益又避免利用內部信息持股投機獲取不當利益;保護二級市場廣大中小股民合法利益;三是限制管理層在公司內部搞“一權獨大”不當謀利。   如果員工持股計劃只是讓員工自身和上市公司獲利,眾多散戶、股東還是利空,那麼筆者要説,這個“計劃”不要也罷!  
鄭培敏:未來一段時間內試點員工持股計劃的可能會以資金充裕、股價又低估的銀行股為主。
董登新:僱員變股東,有利於公司自覺平衡僱員福利與股東權益二者關係。
 
East-冬去春來:其實上市與其保護和旅游開發並不衝突,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這種做法很正常,而且只是資本的運作而已
 
  李寶峰在國外的員工持股沒有第三方機構參與,也沒有行政指令色彩。
 
王玉寶:員工持股有利於改
變股市投資結構。
經濟參考網綜合,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美編:張小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