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宗海外並購如何有為與不為
2012-07-31   作者:王大賢(國家外匯管理局高級經濟師)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無論技術還是經驗,我國企業的海外並購都還欠缺,所以,海外並購快速增長存在諸多風險因素,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建議成立國家海外投資委員會,專司跨國並購的宏觀管理、研究戰略、法律制定和政策、總體規劃,積極培育具有國際視野的、高水平中介服務體系。
  我國企業海外並購近期正呈現快馬揚鞭之勢。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重大並購活動接二連三:中海油剛剛宣布151億美元鉅額資金並購尼克森;中國工商銀行接着發布公告,與東亞銀行完成收購美國東亞銀行80%股權的交割,正式控股美國東亞銀行;緊接着,中信證券國際擬以 12.52 億美元的總對價收購里昂證券100%的股權;周末,中石油宣布收購了法國蘇伊士環能集團卡塔爾海上第四區塊40%石油勘探開發權益。
  偶然之中有必然。華普永道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企業的境外並購交易活動創下了新的歷史紀錄,並購交易量較去年同比增長41%,並預計下半年將保持不斷升溫態勢。這明白無誤地顯示,即便在劇烈波動的市場環境和並不明朗的全球經濟前景下,中國投資者在多個行業的對境外並購交易意願依然強烈。
  毋庸置疑,在中國企業海外並購快速增長的背後,存在諸多風險因素,需要格外引起高度重視。無論技術還是經驗,我國企業的海外並購都有欠缺。譬如,對部分投資國環境研究不夠,容易遭遇“政治歧視”;跨國並購優質收購對象價格高報;企業跨國並購策略及操作有待提升;相當部分企業並購目的不明確,對並購企業和資産的選擇標準不清晰;盡職調查不充分,聽信“資本掮客”的介紹,買來的資産存在諸多問題;並購後無法有效整合,導致後續失敗;缺乏高素質的專業管理人才;並購後勞資衝突處理不當,無法滿足目標公司員工的正當權益要求;海外並購的環境責任風險重視不夠等。
  堅定不移地實施“走出去”的戰略,是我國的既定國策,也是完成“十二五規劃”的重要手段。而跨國並購是“走出去”戰略的重要一環。為此,筆者建議成立國家海外投資委員會,專司跨國並購的宏觀管理、研究戰略、法律制定和政策、總體規劃。具體可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組建“海外投資並購領導協調小組”,當務之急是抓緊完善海外並購的法律保護體系,制定中國的企業海外投資促進法,統一和規範對各類企業進行海外並購的鼓勵措施、審批程序和管理辦法,為企業跨國並購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持與保障。還可考慮設立“境外收購基金”,加大融資支持力度。這個基金可通過社會募集、相關部門出資等方式設立,委託專業投資機構管理,對“走出去”並購的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商業銀行可發放海外並購貸款,國家開發銀行和進出口銀行可考慮進一步加大對中國企業境外並購的貸款支持力度。
  為引導應當“出海”企業將並購重點放在産業振興計劃中涉及的行業上,還需要把對外投資與國家産業調整計劃及産業升級結合起來,使企業的跨國投資並購行為符合國家産業發展的戰略性安排和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此,相關部門應當引導企業將並購發達國家實體企業與地方的“産業升級”結合起來,推動國外先進企業的並購,引導産業升級。
  對企業自身而言,海外並購若要獲得成功,需要尋求絕佳的“走出去”機會,但出去之前恐怕更需要“內強素質”。這就要求對海外並購制定詳細的戰略規劃,明確戰略目標,不可“為並購而並購”。為此,詳盡調查應把重點放在考察準備收購的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以及對並購企業或者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上;尤其關注收購後是否以及如何與其他企業整合。企業並購境外項目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理該通過多種渠道盡可能詳細地、完整地了解項目所屬國的環境、政策、法律、人文等情況,選擇在政治穩定、法律政策健全、社會治安和人文環境良好的國家投資,盡量避免單一企業的大宗並購活動。堅持把海外並購與企業發展戰略和産品線結合起來,還意味着選擇好並購的市場機遇期,盡可能避免在産品價格高位和並購方匯率下跌時投資。
  在項目所在地選擇商業信譽好的合作夥伴,積極引進國外特別是西方有實力的公司入股,共同參與,也是規避並購風險的有效手段。企業在選擇並購夥伴時,應特別注意把一些信譽好、實力強、管理水平高的企業作為投資合作夥伴。另外,要在全球範圍內選擇信譽好的商業銀行、律師事務所作為財務顧問和法律顧問,在並購中還要增強全方位的運作,除了交易過程本身,還得時刻關注當地輿論的不同聲音,注重與當地政府和交易關聯方股東的游説。
  在並購過程中,企業要高度重視法律風險,高度重視並購目標工會組織的力量,按照當地勞動法和工會法的要求,妥善處理勞資關係,力求保障國外並購目標企業員工的正當權益。對於公司合併、營業受讓、公司分割等企業並購行為,應在並購計劃或契約中明確員工權益的處理,如同意留用員工的選擇權、未留用員工和不同意留用員工權益保護等事項,核心僱員的留用問題,留用員工的待遇、報酬和勞動條件,以及退休準備金的運用、移轉、提留和撥付等,均應有詳細的安排與約定。並購企業應通過工會組織妥善處理目標企業員工的權益保障問題,化解海外並購勞資風險,避免員工經由工會組織反對導致海外並購功虧一簣。
  為此,建立具有國際視野的、高水平的海外並購中介服務體系不可或缺。積極培育金融、法律、會計、諮詢等市場中介組織,也是一項緊迫任務。我們熱切期待集團化的專業投資銀行以及熟悉國外相關法律、會計準則的律師、會計師及專業事務所能迅速成長、壯大起來,為我國企業的海外並購提供規範的服務。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強勢日元助推日本海外並購 2012-07-13
海外並購無法回避“人”的因素 2012-05-28
上海光明122億控股英食品巨頭 業內最大海外並購 2012-05-04
投行私募助推 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熱升溫 2012-03-14
[兩會熱點]投行私募助推 中國企業海外並購升溫 2012-03-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