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達斯 “出走”與中國運動用品企業轉型
2012-07-26   作者:夏金彪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字號
  在倫敦奧運會開幕之前,運動用品巨頭阿迪達斯公開&&,在今年晚些時候將關閉在中國的唯一自有工廠。這是繼耐克2009年關閉在中國唯一一家鞋類生産工廠之後,兩大運動用品國際巨頭陸續選擇將生産線遷出中國市場。
  人們擔心,中國曾經最引以為傲的成本競爭優勢正在快速消失,“世界工廠”的名號還能戴多久?這種擔心不無道理,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已有不少外企選擇撤離中國。比如美國建築機械製造巨頭卡特彼勒公司已將其在中國的挖掘機生産項目撤回了本國;福特汽車公司要把1.2萬個工作崗位從墨西哥和中國遷回美國;星巴克也把它的陶瓷杯製造從中國轉回美國中西部……此次,阿迪達斯下一步可能把中國的工廠遷往成本更低的東南亞。
  阿迪達斯把工廠遷出中國是資本逐利的理性選擇,對中國來説並不見得是件壞事。阿迪達斯對中國市場曾一度信心滿滿,當年瞄準北京奧運會,彼時的全球經濟不景氣、北美市場收入下滑17%之時,而阿迪達斯在亞洲市場的銷售卻增長了16%,達到18.75億歐元,一舉超過北美成為僅次於歐洲的第二大市場,阿迪達斯指望北京奧運會給其帶來巨大的增長。
  然後,阿迪達斯並沒有像之前設想的那樣在中國市場奪取冠軍,反而被李寧超越。有數據顯示,由於北京奧運會後中國市場消費回落,阿迪達斯在中國的收益縮水近1/3。阿迪達斯在此後的修復期中,本土品牌如李寧、安踏、中國動向、匹克和特步等都在財務報表中顯示出強勁的增長。中國的運動用品已經嶄露頭角,從過去的廉價産品,到現在涉足高端層次,已經漸漸擺脫了“苦力”的角色。
  此外,隨着中國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運動用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674.7元,比2010年提高15.95%;農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比2010年提高29.5%。內需的增長為中國運動用品發展提供了市場,而阿迪達斯的出走,也為中國運動品牌帶來了更多機會。
  目前,運動品牌的市場分為高、中、低端三部分。耐克和阿迪達斯牢牢佔據高端市場,李寧還在中端徘徊,而以安踏等廣大的中國運動品牌只能集中在中低端市場。 “高端化”和“國際化”成為中國本土運動品牌亟待攻克的兩大難關。
  對中國企業,特別是作為中國製造樣板的中國運動用品企業來説,轉型已有共識,中國運動用品企業要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運動用品企業只有加大科技研發力度,除了産品的品質、功能等,還要重視産品附加值的提升。
  目前,中國的運動用品企業正處於艱難的轉型之中,運動品牌的“一哥”李寧還正在轉型中尋找方向。但中國運動品牌所遭遇的困境,就像中國家電企業早期崛起一樣。要想擺脫同質化的困境,企業要從品牌核心價值的提升和差異化塑造方面去整合産業鏈。
  當然,轉型不只是企業份內之事。因為,追求速度、熱衷上規模的粗放式增長模式,從來都不單純是企業行為。政府不轉型,企業就很難轉型。減少行政干預,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創造平等競爭的平台和寬鬆的創業環境,這是對政府轉型提出的要求,也是重塑中國製造競爭優勢的重要保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阿迪達斯關廠 倒逼製造業轉型 2012-07-25
阿迪達斯關廠敲響經濟轉型的警鐘 2012-07-20
從阿迪達斯遷廠看轉型緊迫感 2012-07-19
阿迪達斯關閉在華直屬工廠 2012-07-18
阿迪達斯被指“血汗工廠” 2012-07-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