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督查防範經濟走上不歸路
2012-07-26   作者:朱大鳴  來源:新浪博客
 
【字號

 
  朱大鳴

  當前樓市出現的一些躁動驚動了中央層面,國務院派督察組檢查樓市政策落實情況。國務院辦公廳24日發文稱,針對近期房地産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為進一步推動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措施落實,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鞏固房地産市場調控成果,國務院決定從7月下旬開始,派出8個督查組,對16個省(市)貫徹落實國務院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措施情況開展專項督查。
  限購毫無疑問的成為這次督查的重點,因為如果説這輪調控哪個底線還沒有從表面上突破的話,限購當仁不讓的成為調控依然存在的鮮明表徵,限貸令隨着貨幣政策逆轉已經幾乎被廢止了。所以八個督查組此次督察的重點是檢查住房限購措施執行情況,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執行情況,住房用地供應和管理情況,稅收政策執行和徵管情況。如果限購令在地方再事實上被廢止,可以説這輪調控基本上又淪為空調了。這次督察組重點放在限購令落實情況,可見中央對於限購令的是不是淪為一紙空文還是非常擔憂的。
  這次督查的範圍非常廣,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遼寧省、吉林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榜上有名,其他沒上榜的省市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對其他地區落實情況,國務院有關部門也將通過各種方式進行督察。這次幾近拉網式的督查政策落實的行動,表明中國房地産又將面臨一場嚴峻的考驗。也從側面印證了中國房地産不僅僅是經濟問題,而且還是政治問題。
  人民日報就發出聲音稱“樓市調控是政治問題”,而且,人民日報還指出,“如果放鬆調控,任由房價反彈,幾年的努力將毀於一旦,百姓的期待將化作泡影,政府的信譽更將大打折扣。”把房價反彈定位為政治問題,可以説是調控房地産最嚴峻的詞語。
  由此可見,這次中央調控房地産 的決心異常大。事實上,房價如果再出現驚天大反彈,確實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是不利的,日本和美國房地産泡沫破裂社會影響之大,遠遠超過了單個行業破産的範圍,直接引起社會危機甚至是全球金融風暴。君不見日本政壇換首相如同走馬燈,美國政壇也是一直不寧,甚至祭出了海外冒險來轉移國內矛盾的冒險招數。我們中國房地産要健康發展,大家都得利,對開發商而言,穩定的市場環境更容易激勵他們做好房地産項目本身,對於老百姓而言,穩定的市場預期會給他們按着自己實力選擇買房的時機,相反,市場不穩定導致投機盛行,對雙方都沒好處,萬一搞出個大泡沫再破裂了,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將會超出人們的想象。
  督察組有沒有效果?多少有一點有。督察組到達南京時,南京就此前發出的新政進行了澄清。南京市7月23日發文稱免除“321”人才購房的限購令,被解讀為“南京限購令變相松動”,隨即南京官方11小時內在其微博連發兩條“澄清”消息,否認“松綁”樓市,此舉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快澄清”。事實上,不僅僅是南京在此前觸犯了限購令的底線,不少地方都以各種不同的名義挑戰了限購令的底線,主動取消“解除限購令新政”可謂是明智之舉。
  媒體報道説一些地方要求在督查期間,開發商要低調,督察組下去看看各地以微調的名義到底在搞什麼名堂。其實,就算不去督查,也能有所察覺,網絡時代很多信息雖然雜亂甚至矛盾,但總體上還是能看出最主要的問題。督察組親身下去督查政策落實,一方面是維護政策權威性,防止政策屢次淪為空調傷害政府信用,另一方面確實是對房地産市場當前的走勢頗感困惑,因為一邊是經濟下滑,一邊是房價在漲,這是不是預示着中國進入了滯脹期和資産泡沫風險期。如果進入了這個時期,中國經濟危險系數就大增了。因為這種情況出現,意味着很多政策都會失效了,像日本就沒辦法解決蕭條問題,各種手段都用過,最後狗急跳墻只好急吼吼的用定量寬鬆的印鈔機來解決問題,美國也是這樣,那些經濟學家們在沒出事的時候,整日這個政策、那個模型説得頭頭是道,遇到關鍵問題就黔驢技窮,最後只好學日本印鈔票來飲鴆止渴了,我們要防範走向這種不歸路。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