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因致A股底部棄“V”擇“L”
2012-07-24   作者:魏靜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歷史底的特徵大多相似,但不同階段底部的構築過程“個性”十足。分析人士認為,滬綜指998點及1664點底部V型反轉的運行方式目前較難複製。在政策層面難現2008年時超大規模刺激措施、經濟長期增長平台趨勢性下移及經濟轉型期或多或少會壓制股市的背景下,A股本輪底部運行或更有可能呈“L”型。當下去猜測“底”的具體點位意義並不大,重要的是如何在這漫長的磨底過程打好“持久戰”。
  底部將現持久戰,並不妨礙做出當前市場處於底部區域的判斷。在估值底、政策底依次確立後,市場底大概率將跟隨經濟底的探明而出現。目前來看,去年底以來的三次降準及兩次降息,意味着貨幣政策進入了新一輪放鬆周期,政策托底經濟的效應將逐步顯現;經濟增長雖處於下行通道,但經濟短周期底部的跡象也逐步出現,從這個角度看,當前市場的確已大概率處於底部區域。只是當前的宏觀政策及經濟環境與2008年大為不同,因而底部的“經驗論”不可能簡單重復。
  導致股市底部運行棄“V”擇“L”的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從政策層面看,儘管貨幣寬鬆的新周期確立,但目前的貨幣環境已發生顯著變化,滬綜指998點及1664點時貨幣造牛的基礎不復存在。一方面,新增外匯佔款持續高增長的趨勢出現根本性轉變,2011年底新增外匯佔款環比連降三個月,今年上半年也持續低位運行,在歐債危機反復發酵、美國經濟緩慢復蘇的大背景下,全球經濟未來幾年或持續處於低速增長狀態。這將從根本上扭轉過去中國出口高增長、高順差的模式,進而對基礎貨幣投放造成很大影響。再加上美元趨勢性走強,全球熱錢大規模回流美國市場,這或多或少會推動熱錢流出中國。另一方面,從政策放鬆空間來看,4萬億超大規模刺激不可能重來,財政政策方面着力點可能更多集中在結構性減稅及培育新興産業上;貨幣政策層面,降準窗口一再推後,已充分表明當前央行偏謹慎的態度。因而,依靠政策造牛的想法,當前或已不合時宜。
  其次,從經濟自身運行來看,過去十年唯數字目標的經濟增長方式正退出歷史舞&。2012年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定位於7.5%,其實就表明政府對經濟增速的數字目標正在淡化;再加上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勞動力供給的逐步收縮將導致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降低。
  而短期內國內還很難看到新技術替代的局面,潛在經濟增速回落是大勢所趨。
  再次,參照日韓轉型期經濟及股市的表現來看,轉型初期,經濟及股市受壓都較明顯。日本在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尋求轉型,日本GDP季度增長率(以不變價格計算)從1970年一季度的13.4%一路快速下跌至1971年一季度的4.8%,增長中樞下移對經濟産出的最大衝擊程度為8.6個百分點。不過,日經指數僅在1970年出現跨度為9個月、幅度為20%的調整;而後,在日本政府持續超發貨幣(這也是其後日本多年滯脹的主因)的刺激下,日本股市在1971年至1973年出現了所謂的流動性大牛市。相對而言,韓國在上世紀80年代的轉型則對經濟增長的衝擊更大,但持續時間較短。1988年第一季度,奧運會前夕的韓國經濟增長達16.1%,到1989年一季度則降至4.6%,可謂明顯的硬着陸;這之後,韓國政府很快啟動了大規模的政府主導性投資,並在90年代初令經濟增速重回7%、8%的水平。在前四年的轉型初期,韓國股市先震後跌,其後在90年代中後期則基本保持與GDP同步的走勢。
  當然,底部運行過程漫長及反復,並不意味着底部區域市場無機會可言。其中,技術性超跌及政策加大放鬆力度,都有可能成為底部反彈的導火索。策略層面,看長做短進行差異化投資或是較穩妥手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三原因致A股底部棄V擇L 2012-07-24
匯金出手托市 A股底部初顯 2011-10-14
A股底部形態漸趨明朗 2011-09-08
大股東增持提速 A股底部出現? 2011-05-10
東北證券:A股底部將繼續抬高 2011-04-2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