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貿易企業應主動轉型
2012-07-20   作者:顧鑫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上半年進出口數據顯示,外貿進出口總值為18398.4億美元,同比增長8%。數據顯示的情況好於預期,但下半年外貿壓力仍不可忽視,畢竟此前10年動輒20%以上甚至30%以上的增長率已經成為往事,對歐盟、日本等傳統市場貿易增速幾乎停滯的情況並未出現改觀。
  有識之士指出,出口依賴型企業尤其是加工貿易企業,必須對外貿的嚴峻形勢有着清醒認識,不能寄希望於外部條件的改善來獲取喘息機會,而應當主動轉型,避免被淘汰的命運。
  轉型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詞彙,但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説,在經營形勢好的時候,都不會想到要主動去轉型以換取一個更好的發展前景。在過去的三十多年中,沿海的加工貿易企業憑藉國內廉價勞動力,參與到國際分工當中,成為新加坡、我國香港、我國台灣等地區製造企業的車間或者製造基地,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並推動了我國經濟的騰飛。
  然而,隨着經濟的發展,國內外的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此前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國內的用工成本不斷上升、土地和租金價格的上漲、勞動力漸趨緊張、外需下行壓力較大、訂單外流等因素,在不斷施壓於加工貿易企業。隨着低成本競爭優勢的逐漸喪失,很多企業面臨着無米下鍋的困境。一位企業人士説,發達國家經濟不景氣,客戶更偏好低價格的産品,因此訂單的價格壓得很低,産品幾乎沒有利潤空間,接訂單就意味着飲鴆止渴。
  形勢十分嚴峻,而有些企業消極等待的態度更令人擔憂。有企業人士介紹,一些人乾脆關閉工廠,等市場形勢好了以後再重新開工,反正之前掙了很多錢,並不會急於延續工廠的生命。在2008年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一些企業就是這麼做的,後來形勢出現了好轉,可是到現在並沒有過多長時間,就又面臨着更差的情況。
  有識之士指出,企業應當認識到低成本優勢逐漸喪失甚至已經喪失的現狀,尋找其他出路。實際上,有些企業已經在轉型,並逐漸培育産品的非價格優勢,比如增加設計、品牌等提升産品附加值的因素,走向微笑曲線的兩端。
  當然,在面臨困境的時候,企業往往缺乏轉型所要支付的成本,這時候的轉型會更為困難,對於尚有資金調度能力的企業來説,應當盡快下大力氣將資金投入到技術提升、品牌打造和渠道拓展等方面上來。
  這麼做也許仍然不一定成功,但也只能放手一搏。正如社科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陳乃醒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所説,必然會有一批企業倒閉,這是轉型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其實,也正是在不得不轉型的時候,企業才會真正實施轉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家、工人乃至全社會都會感受到痛苦,這是轉型必須承受的陣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從加工貿易看“中國製造”何去何從 2011-12-06
[博客]從加工貿易看“中國製造”何去何從 2011-12-06
三部委力促珠三角加工貿易轉型 2011-08-23
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三對策 2011-07-07
我國擬在廣東建加工貿易轉型示範區 2011-05-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