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控出紕漏金字招牌也難保
2012-07-20   作者:呂錦明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近期,在香港資本市場上接連發生的兩件大事牽動着市場神經:一是滙豐因涉嫌協助洗黑錢,遭到美國參議院審查;另一則是法國興業銀行香港分行因亂收費,被香港證監會公開譴責並責成其退還客戶1100萬美元。
  兩宗事件的主角都是在業界享有盛名、聲望極高的行業巨頭,同時,兩宗事件也都涉及企業內部監管的問題。
  先看滙豐的案例。美國參議院下屬一個委員會於當地時間17日舉行聽證會,就滙豐銀行涉及洗黑錢展開調查,指出滙豐的監管過於寬鬆,未能有效防止墨西哥販毒集團在過去7年在美國清洗數以十億美元計的黑錢,還協助客戶轉移來自伊朗及敘利亞等國的可疑資金。另外,美國滙豐還和一些與阿蓋達組織有&&的沙特阿拉伯或孟加拉國銀行有業務往來。資料顯示,滙豐在全球約有3500名員工負責內部監控工作,其中超過1000名駐紮在美國,如此看來,滙豐這1000多名駐留美國、專責內控的員工顯然沒有做到守土有責。
  再來看法興香港分行的案例。據香港證監會的通告,在2003~2006年期間的3000多宗交易中,法興為客戶買賣場外産品時,向客戶支付的價格似乎與實際交易作價不同,這部分差額以費用形式被法興扣留。由於這些收費並無定額,某些情況下甚至收費過高,但法興沒有在客戶月結單上顯示。香港證監會據此指出,法興的二手場外産品交易內部監控守則中沒有確保客戶獲得公平對待,也未能確保處理利益衝突問題。試想,法興作為交易受託人,在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將交易作價差額按照對己方有利的方式予以扣留(實際是強行收取),其行為無異於監守自盜。
  耐人尋味的是,滙豐與法興兩者在回應和處理問題的態度上表現得截然不同。
  滙豐先是在聽證會召開前,就內部監管失控公開道歉,其後又作出彌補——美國滙豐行政總裁唐愛韻出席了聽證會;在聽證會上,滙豐合規部主管巴格利當即&&願意擔責,自己將會為此辭職;另外,滙豐高層也宣布,除盡力解決涉嫌協助洗黑錢的問題之外,還會清理涉及內部監控不力的員工。
  法興的態度則與滙豐形成鮮明對比——雖然法興同意向客戶退還費用(本金連利息涉及1100萬美元,折合約8000多萬港元),但拒不承認相關的責任,同時法興還反駁香港證監會稱,其早在2006年初就對上述交易情況作出修正。顯然,法興的態度多少有些強詞奪理,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香港證監會對這次事件給予了措辭嚴厲的公開譴責,而香港金管局也給予證監會強烈“聲援”,公開&&支持其監管執法決定。
  總體看來,滙豐亡羊補牢的決心和誠意很大程度上為其挽回了聲譽上的損失——業界對於滙豐的相關處理給予的評論多偏於中性或正面,例如:香港高富金融認為,滙豐出席聽證會後股價未見太大波動,市場對傳聞所言的10億美元罰款也似乎已經消化,反映投資者對滙豐仍有信心。法巴執行董事陳志銘也認為,由於事件發生的時間要追溯至數年前,所以對滙豐現在的營運並無實質影響,最終罰款僅屬一次性,只要不超過市場預期,對滙豐股價帶來的風險仍然可控。
  其實,像滙豐和法興這樣的業界翹楚,懼怕的並不是來自同業及外部的競爭和衝擊,從內部被打垮才是他們最為擔心的事情,因此,這些百年老店要保住自己的金字招牌,加強內部監控的警鐘就有必要長鳴不休,同樣,這也適用於一些在新興市場崛起的金融業後起之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滙豐承認反洗錢監管不力 2012-07-19
滙豐HSBC涉嫌為墨西哥毒販洗錢遭指控 2012-07-18
滙豐屈宏斌:中國實體經濟下行趨勢未根本扭轉 2012-07-14
6月滙豐中國服務業PMI創10個月新低 2012-07-04
滙豐PMI跌破榮枯線 6月CPI有望邁入“2%”時代 2012-07-0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