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達斯關廠敲響經濟轉型的警鐘
2012-07-20   作者:江德斌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繼2009年耐克關閉在中國唯一一家鞋類生産工廠——太倉工廠後,另一體育用品巨頭阿迪達斯也準備在今年晚些時候關閉在華唯一自有工廠。中國各類成本的急速攀升,已經讓“中國製造”的紅利優勢不再,越來越多的生産企業開始將生産線外遷,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企業向東南亞等地遷移。
  眼看四年一度的奧運盛典即將拉開帷幕,運動品牌巨頭阿迪達斯卻陷入了“血汗工廠”的輿論壓力中,媒體指責其設在柬埔寨的服裝加工廠工資低、工作時間過長,有壓榨工人勞動的嫌疑。而就在阿迪達斯回應指責不實之後沒幾天,又宣布要關閉在華唯一自有工廠,引起輿論對其加大産業轉移力度的關注。很顯然,中國製造業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已經波及更多的行業領域,就連我們最具競爭優勢的服裝業、製鞋業,也已風光不再。
  金融海嘯以來,已有不少外企選擇撤離中國,將工廠搬遷到其他地方,或者乾脆搬回本國。比如美國建築機械製造巨頭卡特彼勒公司已將其在中國的挖掘機生産項目撤回了本國。福特汽車公司要把1.2萬個工作崗位從墨西哥和中國遷回美國。咖啡連鎖企業星巴克,也把它的陶瓷杯製造從中國轉回美國中西部。松下在上海所建的等離子面板工廠將會在今年內逐漸關停,松下以後會把全球等離子面板生産業務集中在日本本土生産。
  種種跡象顯示,我們曾經最引以為傲的成本競爭優勢,則正在快速消失,至於“世界工廠”的名號還能戴多久?阿迪達斯不會是最後一個撤離中國的外企,但它的經濟理性選擇卻具有非常典型的意義,生産成本優勢的喪失,已將中國製造的長板變為短板,亦敲響了經濟轉型的警鐘。
  計劃生育政策長期實施所造成的人口增長率下降,意味着未來勞動力將隨之減少,不再可能是無限量供應,“人口紅利”所帶來的競爭優勢已步入拐點。當下不僅是工資成本,土地、水電、原材料、運輸等成本均在上升,而環境污染、稅收優惠取消、行政效率過低、生産率低、生産質量差等因素,也都對製造業形成壓力。據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吸收外資已經連續6個月出現同比下降。
  外資製造企業相繼撤離中國,提醒我們不能再走依靠低廉成本的老路,必須要盡快實現經濟轉型,以技術創新、産品創新為重點,促進産業升級。改革教育制度,鼓勵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培養適合現代化製造産業的人才,以提高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同時,也要加快制度化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堅持依法治理,減少對市場的過度干預,給企業減輕不必要的負擔。只有這樣,我國製造業在國際競爭中才能佔據有利位置。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從阿迪達斯遷廠看轉型緊迫感 2012-07-19
阿迪達斯關閉在華直屬工廠 2012-07-18
阿迪達斯被指“血汗工廠” 2012-07-17
一歐元鞋能救阿迪達斯嗎? 2009-11-24
阿迪達斯一季度凈利銳減97% 2009-05-0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