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證綜指再創階段新低,深證成指則出現2%以上的跌幅,兩市共有135隻個股跌停。市場越低迷,IPO越生猛,股民普遍認為,近幾年中國股市熊冠全球,當歸功於IPO規模雄霸全球。而在股吧論壇、證券營業部內,呼籲暫緩甚至暫停新股發行的聲音不絕於耳。
股民的心情可以理解,在自己股票被套牢的情況下,新股發行越多,自己解套的機會似乎就越小,因此起來呼籲暫緩IPO也是一種本能反應。不過,當股民們這麼做的時候,能否達到他們的目的,而監管機構要不要呼應他們的要求,真的再次暫緩IPO,則是需要繼續討論的問題。
事實上,新股IPO並不一定對現有股價造成太大負面影響。因為正常來講,一隻股票價值多少錢,還是取決於它未來能給人們帶來多少回報。它的稀缺性,主要取決於人們對這只股票爭奪的激烈程度,而不取決於這市場上還有多少其他股票。
如果人們預期一家白酒企業的股票,未來每年能給人們帶來1塊錢的收益,那在計算資金利息等其他機會成本之後,自然就會對這只股票的價值給出自己的判斷。比如如果年息為10%,那人們最多願意花10塊錢購買這只股票;而假如年息為5%,人們則願意花高達20塊錢買這只股票。這是基於人們對同樣回報預期,而不一樣機會成本給出的價格。
但更常見的情況,也許是人們對機會成本有着大致一樣的認識,比如都認為未來的資金利息大致會保持在5%左右,但對這只股票未來到底每年能帶來1塊錢還是兩塊錢的收益,存在這不同的認識。影響他們有不同認識的,可能是行業、品牌、治理結構、公司管理層素質,等等。總之是因為人們對這只股票未來回報的不同看法,影響了他們今天對這只股票價值的看法。舉例來講,一棵蘋果樹之所以值錢,是因為它未來能長出蘋果,而不是因為這棵蘋果樹值錢了,未來才可以長出蘋果。
反過來講,假如一隻股票人們預期它以後就是不可能賺錢了,就是一個夕陽行業了,每年只會虧錢不會賺錢了,那麼,即使這只股票每股以一分錢的價格出售,就算這市場上再也沒有任何其他的股票,也不會有人願意購買它!
需要知道,有些股票確實就是垃圾,有些公司就是沒有前途,是基於這樣的判斷,人們才會不斷拋售這些股票,資金才會不斷流出股市。現在為了阻止股價繼續下跌,而要求暫緩新股IPO,能達到目的嗎?不能的。一個爛蘋果就是爛蘋果,只要它本身是爛的,就不會再有人出錢購買它。你阻止新的、好的蘋果上市,並不能讓你手中的爛蘋果變值錢。
事實上,為了提振中國股市,為了讓自己賺回一點血本,股民們應該熱烈歡迎更多新股IPO才對,因為只有更多的公司上市了,他們才擁有更多選擇,他們才有更多機會翻身賺錢。現在虧了錢當然不舒服,甚至一下子不願意承認,但是,如果你手中的股票確實不好,那即便沒有新股進來,這只股票也是漲不起來的。最好的辦法還是儘早放棄垃圾股,然後去尋找更加值得投資的公司。而要有這樣的機會,就必須允許更多的公司上市發行新股票。
表面上看起來,新股發行會爭奪資本市場中有限的資金,人股民手中的股票變得更加不值錢。而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因為只要新上市的股票是有價值的,其回報預期是令人樂觀的,那麼早前撤出股市的資金、從來沒有進入股市的資金,都會被這些新股票吸引到資本市場中來。從而讓股市重換新春,迎來新的發展,而好的投資者,也將從這些機會中獲得新的回報。但歸根結底,還是要允許新股發行上市才行。
更進一步講,即便暫緩新股IPO有助於現在的垃圾股價格回升,那從道理上也是講不過去的。資本市場應該是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應該是任何人有能力、有意願都可以在上面進行交易,包括新的公司應該有權在這市場上發行自己的股票,為自己融資獲取更多發展機會。現在部分股民,如果説為了保護自己的股票市值,而反對別人發行新股,等於是把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給廢除了,也等於把潛在的好公司擋在了資本市場之外,而這顯然是對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具有長遠而深重的危害。(原文刊發於搜狐財經《第三方》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