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謹防變相的結構性增稅
2012-07-13   作者:韓哲  來源:北京商報
 
【字號
  財政部日前披露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公共財政收入決算數為103874.43億元,完成預算的115.8%,其中,稅收收入89738.39億元,完成預算的113.2%。在去年實施減稅的個人所得稅徵繳3633.07億元,完成預算的116.4%,財政部解釋説主要原因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超過預計。
  這數字説明了兩個問題,一是政府還有減稅空間,二是我們的稅務部門很能幹。至於有多能幹,下面這則報道可能更具直觀的數字感受。6月6日,甘肅省永登縣地稅局號召全局幹部職工大幹20天,向完成“雙過半”(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發起了全面衝刺。截至6月28日,增加稅收6448萬元,完成“雙過半”任務。該縣上半年的各項稅收收入20203萬元,短短20天,徵了上半年32%的稅。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稅收體系是很有彈性的,一是在於我們的稅制是“寬打窄用”,有很多的休眠稅,提前打出稅收的富餘量。在它們剛剛&&的時候公眾可能並不會覺得,甚至也沒跟公眾商量,但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隨着稅務部門的信息化水平越來越高,隨着稅務人員的徵繳能力越來越強,這些起初並不為人所注意的稅種就逐漸甦醒,比如房産稅;二是在於稅收徵管的這種能力是隨時可以加強的。一旦受到上面的壓力,就重新查企業的賬本,將那些微虧的企業還原成為盈利的企業,甚至還可以預繳後幾年的稅收,徵收“過頭稅”。
  這也是為什麼去年政府做了大量減稅的工作,但是企業和個人的稅感還是很強烈,稅負並沒有大幅降下來,這也是為什麼在政府減稅的背景下,政府財政收入還是能夠超額完成任務。於是,我們看到這樣一幅景象,結構性減稅令人吊詭地被結構性增稅給逆轉了。因為經濟形勢好的時候,稅收指標比較容易實現,稅收徵管自然就比較寬鬆,而處在當前這樣一個經濟下行的時期,稅收指標依然高居不下,依然要不低於當地或者全國的經濟增長率,稅收徵管自然就要加碼,反而對企業形成了增稅。
  然而,在稅收繼續高奏凱歌的同時,施加於基層稅務部門和企業的壓力卻越來越大,這加重了企業的負擔,使得企業在下行的經濟環境中更難動彈。而這反過來,也使得日後政府財政收入的增長更加困難,以至於陷入一個兩難的循環。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財政收入5275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7%;稅收收入45821億元,同比增長9.4%,增幅同比回落21.4個百分點。即使是在GDP增長有可能跌破8%的情況下,政府的財政收入也並沒有出現大幅減少,甚至增速還有可能是高於GDP增速的,這對於企業的壓力想必是很大的,有媒體就曾報道,為了收上稅,當地稅務部門給重點企業開動員會,下軍令狀。而這種變相的結構性增稅,是不利於我們的經濟走出當前困境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結構性減稅不要演變成結構性增稅 2012-02-15
取消任務計劃 避免突擊增稅 2012-07-13
鈕文新:中國股市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2012-07-17
堵富人納稅漏洞比增稅有效 2012-04-18
奧巴馬向富人增稅30%提議被參議院否決 2012-04-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