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限購需平衡産業政策與公共政策
2012-07-13   作者:劉遠舉(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項目研究員)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此次廣州牌照政策的&&,引起了不少的爭議。對於廣州突然實行的汽車限購政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堅決反對。其主要理由就是對汽車的區域限量會影響到經濟增長,與當前中央穩增長政策相抵觸。
  從某種意義上講,汽車限購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必然過程,隨着居民收入增加,汽車價格下降,汽車進入了越來越多的家庭,隨之也出現了城市擁堵等情況。在中國消費力強的人口主要集中於大城市,對於一些一線城市而言這個情況更要嚴峻,限制汽車總量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從産業上看,考慮到汽車消費的不均衡分佈,區域汽車總量的限制政策必然和汽車産業的扶持政策相抵觸,影響到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而且,汽車行業的産業鏈長,涉及廣泛,限量措施從長遠上會影響整體經濟的發展。目前,汽車産業對國民經濟貢獻了12%的就業、13%的稅收和10%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更令人擔心的是,據安永諮詢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北京實施限量措施之後,消費者購買國産品牌的比例下降了:以奇瑞、夏利、吉利、華晨和比亞迪為首的自主品牌區域銷量自北京2011年開始實行汽車限購以來,驟跌三分之二以上。這對我國國産品牌的發展並非好事。
  我國城市土地屬於國有,而且,城市道路的修建,大多還是政府出資的,城市道路有很強的公共品特徵。從公共政策上看,消費者購買車輛是為了在路上行駛,所以,通過公共政策限制一部分人對道路的使用權利,衍生出城市道路分配的公平和效率兩難問題。
  其實,技術的發展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去具體執行限量政策。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起了電子道路收費系統(Electronic Road Pricing System)的國家。該系統於1998年投入使用,使用區域為新加坡最擁擠的約720公頃區域,該區域有着良好的路網。凡在出行高峰期進入該區域的車輛必須購買區域電子通行券。這種電子通行券可以提前從郵局、加油站、商店購買,然後貼在汽車擋風玻璃上,汽車進入區域則自動收費,不必停車購票。ERP系統可以觀測車流速度,甚至以每半小時的平均速度作為調節費率的依據,擁堵則貴,空閒則便宜,使道路處於既不擁擠又不空閒的最佳狀態,提高道路的使用率。ERP系統投入後,該區域早高峰和全天的交通量都有很大程度的減少。顯然,這種方式更為平衡、靈活、善用價格機制,所以很好地兼顧了公平和效率,帶來的社會福利改善也就更大。
  汽車總量控制的措施具有很大的利益分配色彩。任何涉及汽車總量控制的措施必然是在廠商-消費者、開車的-不開車的人之間進行利益的調控、分配,給一部分群體帶來好處的同時也會損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這些問題不僅複雜而且相互矛盾,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在實際經濟生活中,這樣的問題非常之多。所以,如何達成這類公共政策更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顯然,要想在損害最小的情況下取得最大利益,就必須傾聽各方的聲音,明晰、度量各方的利益和訴求。要想達到這一點,只能建立或者用好公共討論平台,讓各方利益能夠得到充分的表達、爭論、妥協,最後達成改善最大、損失最小的方案。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中汽協反對廣州汽車限購 稱其未獲批准頂風作案 2012-07-12
汽車限購有沒有道理 2012-07-12
多家基金受挫廣州汽車限購新政 2012-07-06
[網民關注]廣州汽車“限購”恐非排解擁堵治本之策 2012-07-03
汽車限購“先限再聽民意”不妥 2012-07-0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