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萊醜聞與Libor定價機制改革
2012-07-13   作者:張越男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越男看英倫

  英國巴克萊銀行深陷操縱同業拆借利率醜聞——2005至2009年期間,巴克萊高管和交易員共向Libor和Euribor報價員請求人為更改利率多達257次。
  這其中分兩種情況:一是交易員為了增加衍生品交易的利潤或降低損失,人為抬高或降低利率估值;二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為了誇大銀行融資能力,有高管指示操作人員人為下調Libor報價。
  為此,巴克萊銀行不僅付出了4.52億美元的天價罰款,還經歷了高層人事大震蕩。最為重要的是,該銀行聲譽嚴重受損,連日來,類似“貪婪”、“虛偽”的批評聲不絕於耳。惠譽和標準普爾已因此事下調了巴克萊的評級。
  英國央行副行長保羅塔克也牽涉其中。根據巴克萊已辭職的首席執行官戴蒙德的一份電話記錄,塔克曾對其説“巴克萊沒有必要總是把Libor報得那麼高”。但塔克對此矢口否認。他本是下一任央行行長的熱門候選人,如今巴克萊醜聞令其仕途不保。
  相關問詢及調查仍在進行當中,但這一醜聞已引起金融業界及政策制定者的反思和熱烈討論:一是Libor定價機制是否合理,二是金融監管要如何加強。
  目前,Libor定價基於估值計算,由16家銀行每天向英國銀行家協會提交借貸利率估值,後者去除最高的4個估值和最低的4個估值,通過計算餘下8個估值的平均值得到每天的Libor。這一定價機制假設各銀行如實匯報自己估計的借貸利率。顯然,這種計算方法令造假容易可行。
  一些改革派認為,Libor計算應當以銀行間實際拆借利率為基礎,只有無法取得實際數據時,才使用估值,並且需要經常對其與涉及銀行風險的其他數據進行交叉比對和求證,以檢驗是否存在造假行為。
  此次巴克萊被曝出“惡劣”行徑,並且或許會有更多銀行將被查出也存在類似問題,Libor定價機制改革迎來轉折。
  除此之外,此事還引發一些人士呼籲英國修改法律,對本國銀行業的錯誤行徑進行更為嚴格的處罰,例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刑事指控,或禁止嚴重犯錯的銀行管理者再次進入銀行業等。英國金融監管有望進一步加強。
  此次醜聞曝光後,美國聯邦調查局很快便對巴克萊發起調查,相關人員在美國或將面臨刑事訴訟。然而,英國卻沒有相關法律,英國金融管理局幾年前才有權力對不正當市場行為提起刑事指控,但卻沒有涵蓋Libor市場。
  英國政府的嚴重欺詐辦公室(SeriousFraudOffice)目前已啟動對這一事件展開調查。該部門負責調查和起訴重大和複雜的欺詐案,主要職責是阻止英國社會出現影響並危害公眾對金融體制信心的重大刑事欺騙。
  隨着一系列調查逐步展開,將有更多事實浮出水面。儘管目前還不知道最終會實施何種改革,但巴克萊醜聞所反映的銀行業“系統性”問題總歸不會被放任自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巴克萊醜聞重創歐美銀行信用 2012-07-09
巴克萊"下課"CEO否認知情 2012-07-06
巴克萊銀行醜聞帶來四大警示 2012-07-06
巴克萊醜聞暴露英國銀行監管漏洞 2012-07-05
巴克萊在其官網公布文件將英國央行捲入操縱Libor漩渦 2012-07-0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