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賞捉拿“食人魚”事倍功半
2012-07-12   作者:顧駿(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7月7日下午,柳州市民張先生在柳江河邊遭到兇猛魚類攻擊,其中一條咬傷其手掌後被抓獲。經專家鑒定,確定其為桑氏鋸脂鯉,為食人魚的一種。為防止外來的“食人魚”傷人,柳州市水産畜牧獸醫局宣布,歡迎市民參與圍剿“食人魚”的行動,如在柳江中抓獲“食人魚”,每條獎勵人民幣1000元。當天傍晚,柳江兩岸,各種釣竿一字排開,“賞金獵人”陣勢壯觀。
  “食人魚”原産南美,個體不大,生性兇猛,不但傷人,而且一旦繁殖成群,就會攻擊本土魚種,獨霸水域,造成生態環境的惡化,所以,為各國所禁止引入。柳州市這次動作迅速,治理力度大,希望能遏制“食人魚”在當地的繁衍,不使之氾濫成災。
  之所以在“賞金獵人”聞風而動的情況下,筆者還語帶保留,使用“希望”之類的詞語,因為柳州市的做法,固然精神可嘉,獎勵也合理,但公共管理存在那麼多漏洞,最後不但可能捕之不盡,還會讓市財政受到重大損失。
  道理很簡單,柳江河原來不産“食人魚”,現有的都是作為觀賞魚而從海外引進的。市民或者飼養一段時間後,心生疲倦,拋入江河,作為人性化處理;或者買來放生,作為“蔭功積德”之舉。無論出於什麼目的,結果都是“殺生無數”,讓柳江河裏的水族“生靈涂炭”,甚至“殃及人類”。現在如果不能嚴格監控外來物種的引進渠道,任由後續“食人魚”大軍偷偷潛入,即使一時剿滅了江裏的“食人魚”,不知哪天又會有市民“身陷魚口”,保護生態環境的目標更難以實現。
  事實上,在政府推出“重金獎勵”之際,全國各地包括柳州市都可以在網上買到“食人魚”,價格從數百到數千的,都有。個人買了之後又放生,怎麼辦?買了價值數百元的,卻來柳州市政府那裏換千元獎勵,怎麼辦?即使柳州市已經規定,只有柳江河裏捕到的“食人魚”才能領獎,可是政府怎麼對拿來領獎的“食人魚”“驗明真身”?難不成對交來的每條“食人魚”都做類似DNA鑒定?再誇張一些,看著柳州市行情好了,“食人魚”進口數量暴增,那又怎麼辦?
  所幸柳州市已&&,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將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市場上銷售的以及公園、水族館等養殖、展示的“食人魚”進行檢查,一經發現,立即予以沒收並銷毀;還要加強對全市的花鳥市場進行地毯式檢查,並嚴禁個人將“食人魚”放入自然水域,等等。“食人魚”管理看似全程覆蓋,沒有留下什麼漏洞,其實不然。
  生態環境特別是外來物種入侵,從來不是一地一江的問題。當年中國引入水葫蘆改善水質,現在弄得全國許多地方因為水葫蘆而致江河生態惡化。試問今日還有那個地方敢宣稱,憑一地之力,就可以滅了當地的水葫蘆?柳州市力度再大,在互聯網覆蓋全國的情況下,“食人魚”問題恐怕仍難解決,非得國家直接出面干預,加強監管,包括“食人魚”在內的外來物種入侵,才有可能得到有效遏制。
  可是問題一旦上升到國家層面,馬上可以發現,當下生態管理的最大漏洞正是相關立法的缺失或疏漏。中國目前還沒有關於禁止出售“食人魚”的相關法律法規,對觀賞魚類的買賣也沒有明確管理規定。雖然農業部2009年制定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中有“禁止使用外來種、雜交種、轉基因種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種進行增殖放流”等要求,但面對擅自引進、私下出售、輕率飼養和隨意放生的各類行為主體,到底如何加以規範和懲處,仍然沒有明確的、可操作的規定。柳州市政府即便高度重視,大張旗鼓地開展整治行動,主要還是依託地方政府的主動性。相比之下,台灣地區的《動物保護法》和《野生動物保育法》就明文規定,非法輸入或飼養“食人魚”,最高可處&&&25萬元罰款。一些專家呼籲,“食人魚”的治理首先需要加強立法,道理就在這裡。
  “食人魚”傷人事件讓人們看到,面對很多生態環保問題,如果沒有法律,沒有國家統一行動,僅靠地方政府因為市民受害而發起整治行動,力度再大,也很可能事倍功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美國能源專家:中國建設生態城市需注重發展與環保的平衡 2012-06-18
“生態農莊”不生態 2012-05-29
81期 毒膠囊拷問制藥業生態 2012-04-17
提高生態消費力的意義和途徑 2012-04-1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