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政府採購節約 只是看上去很美
2012-07-10   作者:舒聖祥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財政部日前公布數據,政府採購法頒佈10年來,我國政府採購規模由2002年的1009億元增加到2011年1.13萬億元,10年間增長了10倍,累計節約財政資金6600多億元。消息一出,引起了公眾的普遍關注和質疑。對此,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解釋稱,政府採購規模擴大,與政府精簡開支並不矛盾。政府採購信息統計中的節約資金,是指採購金額與採購預算的差額。這一指標從政府採購制度改革試點一直沿用至今。(7月9日《人民日報》)

  2002年以來的這10年間,我國GDP並沒有增長10倍,財政收入也沒有增長10倍,為什麼政府採購卻激增10倍?其實這個不難理解,因為當初的政府採購只相當於一個機關後勤,如今的政府採購則包括對外提供的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相比發達國家,我國政府採購無論是範圍還是規模都仍顯窄小,預計將來還會繼續擴大。真正讓人費解的是,“累計節約財政資金6600多億元”究竟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原來,政府採購所謂“節約財政資金”,不是將採購價格與市場價格對比,而純粹只是與政府採購預算對比。打個比方,一個U盤市場價只需100元,撫順市財政局卻花了2300元買iTouch4來當U盤用,這就是曾經引發公憤的天價U盤事件。可是,如果當初的政府採購預算是2500元,那麼天價U盤事件,同樣可以稍作變通,就能解釋為“節約財政資金”。因為按照這個思路,在預算軟約束的情況下,只要在最初做預算時,把U盤的價格做高,那麼即使採購U盤的價格遠高於市場價,但只要比預算價格低,那就算是“節約”了。這就不難解釋,“累計節約財政資金6600多億元”與天價政府採購頻出之間的巨大反差。
  當然,如果預算編制足夠細緻足夠嚴格,比照預算的採購節約數據並非沒有價值;比如香港的財政預算案是七大本16開的書,七本預算案重量加起來近10公斤,部門開支細緻到添置坐椅,甚至香港某部門今年換10隻燈泡的支出都被列出來。如果我們也有如此詳細的預算,政府採購是否真正節約了財政資金,同樣能夠一目了然;可問題是,預算軟約束恰恰是眾所周知的通病。一方面,很多地方尚未公開部門預算,政府採購預算公開的自然更少;另一方面,莫名其妙的“其他”項目動輒就安排資金千萬元,“三公消費”在政府預算中都無法體現,更遑論具體的政府採購項目了。
   一個基本的常識是:預算編制越粗,對政府部門的約束力就越弱,浪費與腐敗的空間就越大。對於政府採購而言,只要在編制預算時編的寬鬆一些,花錢的時候自然就可以舒服一些,不僅能夠滿足各種潛規則私利,還能獲得“節省財政資金”的政績,豈不是一舉多得?預算軟約束下的預算監管乏力,是一個無可回避的事實;既如此,建立在預算泡沫基礎上的“節約財政資金”又有何實際價值?與接連曝出的天價政府採購案相比,“累計節約財政資金6600多億元”無非看上去很美,也只是徒具觀賞性而已。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政府採購法》走過十年 2012-07-05
政府採購十周年座談會 2012-06-29
江西推行電子化政府採購 2012-06-21
政府採購應考慮總體成本和效益 2012-06-14
政府採購職業化面臨困境 2012-06-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