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發展亟待合作破局
2012-07-10   作者:藍朝暉   來源:北京商報
 
【字號
  今年以來,多項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陸續落地,而草擬已久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也有望在近期&&,這讓一度降溫的新能源産業再次蠢蠢欲動。政策驅動下,國內車企又開始在新能源領域頻繁布局,在整車研發上加力,同時也開始向上游動力電池領域拓展。
  業內普遍認為,發展新能源技術就是想從根本上改變中國汽車核心技術匱乏、産業空心化的問題。因此,新能源被視為提升自主品牌核心實力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説,企業做新能源不僅是為提升自身品牌競爭力,而且也是為了自主品牌的強大儲備技術。
  然而,從近期的發展來看,國內車企雖然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形成了各自的技術儲備,但敢説真正形成市場競爭力和掌握關鍵技術的卻沒有幾家,反而對外宣傳“投資上億元”、“年産超過10萬輛”的卻不少。
  車企投入資金自己搞技術原本無可厚非,但作為新興領域的新能源技術卻似乎不適合各自為戰。
  雖然最近幾年國內成立了大大小小眾多的汽車企業聯盟,試圖在新能源上有所突破,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聯盟不僅沒有實質性的科研成果出爐,最後連相互合作的呼聲都日漸減弱。反觀國際市場,跨國車企卻以多種形式合作,展開了對新能源技術的研發。例如寶馬與豐田、PSA與寶馬、豐田與福特、通用與寶馬、戴姆勒與日産雷諾、三菱與標致雪鐵龍等,令人眼花繚亂的合作關係形成了優勢互補。
  新能源汽車複雜多樣的技術路線,令跨國車企的合作成為必然,以互換資源、分擔風險為原則的合作,也成為這些跨國巨頭們保持技術領先的保障。而對我國來講,新能源汽車上升到國家能源安全、民族汽車工業發展的戰略層面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宜一窩蜂似的各地都投入建設。
  那麼,中國本土車企為了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獲得突破,採取各自為政的戰略不如擰成一股繩,重點突破單項技術,整合全球相關技術資源,為我所用,深度合作,或許能闖出一條獨樹一幟的新路。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新能源車有望獲限行限購“豁免令” 2012-07-10
國務院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規劃 2012-07-09
新能源戰略能拯救美國嗎? 2012-07-05
智能電網:各國搶建新能源基礎設施 2012-07-02
黑龍江新規不利民資進新能源 2012-06-2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