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助推藝術品價格瘋漲
2012-07-10   作者:謝京輝(上海社科院副院長)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未富先老和未富先奢,是後發國家發展中的大忌。和前者的客觀負效應不同,未富先奢具有明顯的主觀衝擊波。藝術品市場就往往是後發國家未富先奢的晴雨表。
  今天中國的藝術品交易宛如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和90年代的沙特,屢屢出現爆發戶式的“大手筆”。藝術品漲跌本是市場行為,無可厚非。然而,這種價格瘋漲、價格背離價值的現象,除了投機和炒作外,其背後隱藏着深層次的背景,可能引起一系列社會問題。其結果是影響社會風氣,破壞藝術品市場的秩序,擾亂藝術品的生態。
  藝術品作為特殊商品,它的使用價值不是表現為某種物質的工具性,而是體現在精神和文化上滿足人們的審美和精神需要。藝術品價格作為其價值的市場貨幣表現,反映了相互間的交換比率和商業認同,主要由藝術家自身勞動創造的價值和藝術品市場供求關係所決定。藝術品的價格與作者的知名度、作品的質量和作品時間的久遠和存世量等關係密切。一般而言,作者的知名度越高價格越高,作品的質量越好價格越高,作品時間越久遠、存世量越少價格越高。反之則存在投機和炒作之嫌,如果過度容忍這種行為,將進一步助長藝術品價格瘋漲而帶來不良的後果。
   首先,影響社會風氣。助長人們投機心理,污染了社會環境,也為投機者找到了平台。藝術品市場有句行話:“藝術品價格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一些人為了利益最大化,採取“假拍”與“拍假”等手段推高了藝術品價格。藝術品的價格一旦滋長了這種情緒,作假之風在社會上蔓延盛行,社會誠信缺失,不僅對藝術品市場産生衝擊,更是對社會道德觀念的破壞。我們還要看到,事實上已經形成了一條産業鏈,為腐敗提供了高回報,為洗錢提供了便利。
  其次,破壞藝術品的市場秩序。藝術品價格瘋漲的結果,一定會給市場留下大量的泡沫。這些年,我國藝術品市場呈現出迅速發展的態勢,各類藝術品投資理財、藝術公募或者私募基金、藝術信託等新型金融産品集中出現,帶動了社會資本甚至普通民眾參與藝術品投資的熱潮。從整體來看,中國藝術品市場呈現出向上的態勢。但市場迅猛發展的表象下,藝術品市場存在發展不均衡、交易誠信缺失、管理政策法規相對滯後的現象。如果我們不扼制瘋漲的藝術品價格,這些暴露出來的問題將愈演愈烈,剛剛興起的藝術品市場會毀於一旦。在藝術品投資市場中的大腕們,被稱為藝術圈的金融客。在國內一些著名的拍賣會上,上億元的天價藝術品背後常常閃現着這些人的身影。他們大多具有藝術品市場和金融市場背景,自己有拍賣行,有基金,有的還擁有信託公司,可謂上下游通吃,無往不利。正是這些推手擾亂了市場,藝術品價格瘋漲可見不一般。
  最後,擾亂藝術品的生態。任何藝術品有一個合理價格區間,為市場接受和認同,人們對藝術品的投資是理性而非衝動的,這可能是較為合理的藝術品生態。如果繼續助長藝術品價格瘋漲,破壞藝術品生存和發展,對藝術品將是致命的。
  面對藝術品價格瘋漲,必須採取有力措施才能有效抑制這種不當行為。一是盡快健全法制,進一步落實《文化部關於加強藝術品市場管理工作的通知》,避免法律的盲區。二是加強市場監管,實施綜合執法。藝術品市場管理已大大超出了原來的範圍,涉及到證券業、銀行業、保險業等其他相關行業,不是一個部門所能管轄的。三是倡導健康的收藏和投資理念,克服投機心理,提升精神品質,增強鑒賞力。四是建立藝術品的評估體系。藝術品市場之所以魚目混珠、亂象叢生,原因之一是缺乏第三方公正的評估。當下,建立評估體系尤為緊迫,可借鑒國際經驗,由銀行等建立信託基金委託專業人士開展評估工作,扭轉拍賣公司評估拍賣獨掌天下的局面,減少直接炒作的機會。
  藝術品市場的發展,需要藝術家的作品、經營者的誠信、鑒賞者和投資者的熱情,更需要有序健康的市場環境。我們深信,藝術品價格的瘋漲在我們的社會中是不會有市場的,藝術品市場的前景一定是美好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2011年我國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位列世界第一 2012-07-06
國投飛龍9號藝術品基金提前終止 2012-07-05
瑞典一酒店交藝術品就可免費入住 2012-07-04
拍賣行炒作藝術品就像投資原始股 2012-07-02
世界當代藝術品市場前五月漲3.6% 2012-07-0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