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琪説的後三句話是針對國內經濟情況的。
第一句是:經濟滑坡風險增加。
這首先表現在總量方面。他説,從2010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達到11.9%開始,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逐步回落,一開始是緩慢的、平台式的減縮,一直到去年三季度還在9%以上,然後開始加速,去年四季度首次降到9%以下,今年一季度更是只有8.1%。
三大需求也在下降。2010年我國出口同比增長超過30%,2011年超過20%,4月份卻已經掉到了5%以下。投資的同比增長速度目前雖然還有20%以上,但是現在鐵路、公路、基礎設施的投資都在下降,一旦房地産投資出現加速下降,總投資肯定也會下降。消費也從前年的同比增長18%,去年的17%,掉到今年4月份的14%左右。當前我國消費的同比增長幅度已經低於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超過15%的平均速度,而且由於勞動收入預期下降,股市、房市低迷導致家庭資産下降,未來消費增速放緩態勢還將延續。
陳東琪&&,目前來看,三大需求下降出現了加快趨勢,同時一些預警指數、先行指標,以及相關的工業生産、發電量、信貸量數據等也都出現了下降,外商直接投資(FDI)中的歐美資本投資也在快速下降,中國很可能會出現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和CPI增速同步向下的情況,“這種情形比較有威脅,若是沒有政策的及時跟進,二者可能會互相帶動,並形成加速下降態勢。”他預測我國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將跌破8%。
陳東琪説,GDP和CPI同步下降對經濟的影響會非常嚴重。CPI下降會帶動GDP下降,GDP下降時需求收縮又會帶來CPI下降,這樣會形成慣性。這就是為什麼自2008年第三季度起經濟增速就出現了快速下降,儘管2008年10月份就開始進行政策刺激,但還是一直下降到2009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長6.1%的原因。
第二句是:政策操作需要偏松。
陳東琪建議,現在要開始考慮落實去年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講的今年工作方針要優先穩增長的目標。
他説,上半年五個月一晃就過去了,穩增長也做了幾件事,最主要的是降了兩次存款準備金率,給小微企業降低了一些成本,但是動作還是慢了一點,畢竟經濟增速還在往下走。建議適當加大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這種宏觀經濟政策預調微調的力度,尤其是讓貨幣政策保持適度寬鬆。
放鬆還得用經濟的辦法。而且現在就要採取,否則經濟繼續往下滑,到時候沒有辦法就只能採取行政手段了。
具體來説,第一要減稅,要減少中小企業的稅費,減少科技行業的稅費,減少與創新相關産業的稅費,減少有利於産業升級發展的生産經營活動的稅費,減少勞動者工資所得稅,當然也包括減少資本市場相關聯的稅費。通過減稅的辦法可以誘導市場的資源向實體經濟,向消費領域滲透。
另一個重要的手段是貨幣政策。具體來説,他建議首先是要加大存款準備金率下調的節奏。陳東琪説,我國存款準備金率從去年12月份開始下調,今年2月份調了一次,5月份又調了一次,一共三次,每次50個基點,共150個基點,由21.5%調到20%,節奏“慢了一點,力度小了一點,頻率時間長度長了一點。”現在國內資本在負增長,外匯佔款3月份末凈負增長605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隨着資本流動的新形勢,應該加大存準率的調整力度、頻率和節奏。
“但是重要的不是調量,我認為還是調價,減息。”陳東琪主張貨幣政策採取降息的手段刺激經濟增長。不過他認為應該先進行非對稱降息。
非對稱降息也有利於打破銀行壟斷。現在銀行賺錢很容易,1-3月份,我國國有規模的工業企業利潤大都在下降,銀行的利潤一季度增長超過30%,4月份超過50%,賺錢太容易了。原因就在於政府讓它們壟斷定價,壟斷供給。先減貸款利率可以讓銀行有一點壓力,降息的幅度不一定要多大,可以頻繁地多次微調,影響預期。最近,國家第一次進行了非對稱降息,也表明了對目前經濟所要採取的對策。
貨幣政策方面第三個措施是放鬆貨幣供應量。陳東琪認為只要把貨幣放鬆節奏和方式控制好,不像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上半年那樣,應該不會産生後遺症,也不會引起短期通脹。他強調這麼做的關鍵在於放鬆要得當,要明確是結構性放鬆,而不是全面放鬆。而且放鬆的力度也不要很大,要微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