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能讓國産智能手機翻身嗎?
2012-07-05   作者:劉曉峰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日前,盛大正式發布智能雙核手機Bambook Phone,進入手機市場。該手機將內置盛大網絡眾多應用,售價為1299元。與此同時,阿里巴巴也發布了新款阿里手機。該手機是阿里巴巴和家電巨頭海爾合作生産的,售價為999元,比Bambook Phone還便宜300元。
  在此之前,眾多傳統互聯網企業已經紛紛用“性價比超高”為賣點置身手機領域,百度、小米科技是較早進入到這個領域的企業,而奇虎360的特供機也已經發布。此外,人人網、網易即將進入手機市場的消息也甚囂塵上。但無論是誰,除了內置的不同應用程序,價格戰再次成為行業競爭的首選手段。
  同時,一份新的調查報告讓一些國産手機人士感到興奮。這份報告顯示,國內手機市場最新的前5強中,除三星電子外均為國産品牌,分別是中興、華為、聯想和酷派,這4家企業的市場份額合計更超過了40%,國産品牌總市場份額更將超過50%。國産手機很長時間都沒有如此“爭氣”過,在2003年短暫輝煌過後,國産手機一直陷在泥沼之中,被洋品牌及山寨機夾擊,只能慘澹度日。如今,國産手機的輝煌似乎又回來了。
  其實,這次國産手機上榜的“中華酷聯”4大品牌有着相似的背景——智能手機集中在千元價位,銷售與3大運營商捆綁緊密。這使得國産手機在中低端市場獲得了一線生機,但其前景仍然不妙。衡量國産手機是否走出困境,不能僅看銷量指標,而且要看銷售額以及利潤指標。國産品牌手機雖然佔據了國內50%的智能機市場,但都集中在低端智能機市場。三星和蘋果佔據了手機市場99%的利潤,而國産品牌和其他國際品牌只能去爭奪剩下的1%的利潤。國産手機技術研發、品牌實力上仍無法與洋品牌正面抗衡,在公認的高利潤面前,蘋果iPhone4S平均售價仍在4500元以上,同樣賣得成行成市,這便是品牌的力量。
  儘管國産手機重奪半壁江山,但運營商定制機市場利潤微薄,傳統渠道市場又受運營商市場衝擊和互聯網企業低價機的攪局,國産智能手機今年價格大幅下滑,競爭日益激烈。低端市場並非久居之地,高端市場又站不穩,國産手機處境相當尷尬。這種情況下,想要抵禦“放下身段”的國際化品牌,國産手機只擁有市場份額遠遠不夠,必須增加用戶黏性。
  目前,智能手機製造環節硬體價值的不斷透明,後端軟體與服務已經逐漸成為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焦點,“終端+軟體+內容+服務”的整合模式正被越來越多的廠商所採納。在這種一體化的整合趨勢下,推出新的應用與服務創新就顯得更為重要,也將是未來智能手機新的利潤增長點。互聯網企業主動選擇與傳統手機廠商進行深度合作,旨在發揮自身在電子商務、搜索、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優勢,以自己的獨特應用來黏住用戶,爭取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搶佔市場份額。
  截至2011年底,全球互聯網用戶接近23億,同比增長8%。全球移動3G用戶為11億,同比增長37%。另有數據表明,201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4.9億部,而當年PC出貨量是3.5億部;預計201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會達到6.2億部。互聯網從“桌面”走向“移動”已是大勢所趨,而且,中國市場仍然有一大片值得深耕的土地。在功能機向智能機更新換代的大潮中,廣大的三級、四級市場和農村地區還蘊藏着巨大的消費潛能,智能手機是中國手機市場重要的發展機遇。市場研究機構預計,2012年中國市場智能手機銷量約為1.64億部,而手機銷售總量約為3億部,智能手機的佔比將提升到55%。
    面對巨大的市場,國內的手機企業需要以智能手機為終端,使得基於雲計算的移動雲服務將變得更需要以用戶導向,並注重用戶的體驗,從而,促使整個産業的價值鏈更長更豐富,催生更多基於移動的商業機會。因此,只有擁有綜合服務能力和龐大用戶基礎的廠商,才能在競爭中處於優勢,進而改變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格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2011年國産智能手機銷量將破千萬 2011-01-11
百萬低價鯨吞4千萬國資 滬74歲國企女掌門貪污落馬 2012-07-04
採購人為什麼不喜歡低價採購結果 2012-06-28
雲南銅業低價賣礦蹊蹺 轉讓資産離奇虧損 2012-06-18
電商低價並不全實惠 價格戰挫傷各方利益 2012-06-1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