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7日,審計署公布了《鐵道部2011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結果報告》,報告指出,在2009年至2010年,鐵道部在未按規定公開招標的情況下,投資1850萬元製作了中國鐵路宣傳片。審計署強調稱,該鐵路宣傳片未達到預期效果。而這部宣傳短片的署名導演正是張藝謀。 馬上有業內人士稱,該片可直接採用素材,製作費用僅需十幾萬元。也許這個數字低的有些不靠譜,但更有人指出,該片子大失張導的大師水準。7月2日,張導的助手回應稱:2010年某製作公司邀請導演為鐵道部拍攝宣傳片,張導因檔期原因無法接手,但同意以用不署名的方式幫對方提些建議;之後播放的片子上署名“張藝謀導演”,未經張導同意。 在網上搜索一下“政府宣傳片
招標”,就會發現成百上千的招標信息,這些宣傳片的預算很多只有幾十萬元,而鐵道部宣傳片的投入卻居然有1850萬元!很難想象,有哪家製作公司不藉&張導的名頭,就能取得1850萬元的大單。那麼,張導在其中究竟起了什麼作用?如果此事不被曝光,張導會主動否認這個在動車上播了這麼久、署名“張藝謀導演”的宣傳片,不是自己的作品嗎? 鐵道部宣傳片動用的是國家資金,張導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有責任給公眾一個交待:1850萬元到底是怎麼花的?這樣才可避免公眾的誤解。 其次,國家審計署的結論很明白:鐵道部在未按規定公開招標的情況下,花了天價製作了這個宣傳片。《政府採購法》明確規定,公開招標是政府採購的主要形式,只有緊急情況下的採購等特殊情況才可以單一來源採購。如前所述,網上的眾多宣傳片政府採購招標公告,表明那麼多的政府部門都在依法招標採購,但為什麼“鐵老大”沒有做到,而且花了上千萬元的天價? 我們家裏裝修房子,不管請多大牌的設計裝修公司,也得讓人家列出費用表,一一核算:設計費、隱蔽工程、地板、瓷磚……道理很簡單,花的是自己的錢,一分一厘都要算清楚,不可能只説一個總價打“悶包”。但鐵道部這部5分鐘的宣傳片花了1850萬元,其中具體費用構成是怎麼樣的? 近幾天來,“宣傳片事件”引起輿論高度關注,該宣傳片在很多網站貼出,點擊觀看過的網民不計其數。在此情況下,鐵道部方面有必要予以説明;張藝謀雖然有説明,但作為公眾人物,且涉及財政支出的花費,仍有問題待解:一是哪家公司從鐵道部手裏拿到了1850萬元的天價宣傳片定單?二是張導有沒有拿到報酬,報酬幾何? 近年來,我國政府一直致力於完善財政預算制度,推進預算公開透明,從去年各部委曬出“三公”預算,到一些地方政府全部門預算公開的試點。如今,審計署又曝光了鐵道部“天價宣傳片”,曝光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這是好事。既然,事先沒有通過正常的招投標,現在不妨把課補上,請鐵道部公示為何不經招投標,選中了張導方面所稱的“某製作公司”?“某製作公司”既然拿了千萬元級的政府訂單,自然有公示5分鐘的短片是怎麼花掉1850萬元的責任。預算透明,請從“張導”的鐵路宣傳片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