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能否從“1元”變“1萬億”?
2012-06-26   作者:李亦南  來源:華商報
 
【字號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明確主管稅務機關開具的繳稅憑證上的應納稅額和滯納金為1元以下的,應納稅額和滯納金為零。公告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該公告的&&,被讚不僅有利於減輕納稅人負擔,也有利於降低稅務機關的徵收成本,提高徵收效率。但我試問,中國會有幾個企業拖欠1元的稅?如此給納稅人“1元”減負,力度太小,能否更大力度、廣度地提高減免稅起徵點呢?
  眾説周知,我國財政收入已突破10萬億元。去年我們公布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9.2%,而全國財政收入增24.8%。一方面是稅收增幅的高速快跑,一方面是中國實體經濟,尤其中小企業稅負畸高,不堪重負。正如中共中央黨校周天勇教授所言,“不偷稅漏稅,九成企業可能會倒閉。”
  目前,我國經濟面臨穩增長的關鍵時期。穩增長,不能再簡單依靠“4萬億”,而需要真正從給企業大幅減稅,甚至0費入手。在今年全國兩會前後,有代表委員提出減稅建議,其中包括“1萬億的減稅規模”。有人提案中&&,如果2012年就把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控制在10%以內,至少可以給全國企業和居民減少1萬億元的負擔。試想一下,1萬億元的減稅規模,會是多大的一場“及時雨”?
  比較歐美化繁為簡,大大降低納稅人成本的做法,中國國稅、地稅兩大系統龐大隊伍的徵收成本,完全可以依靠IT系統等新技術予以有效解決。《南方周末》有篇文章讓我多年記憶猶新,如果把中國國稅、地稅兩大系統的徵稅隊伍大幅裁減,效仿歐美由會計師事務所等第三方代為申報,或自己申報,將至少可為納稅人省1萬億成本,而且是每年。
  “無論是千萬富翁還是赤手空拳的窮小子,只要向公司註冊處繳納不到2000元並出示身份證,最快6天后,新生意就可以開張;賺來的錢,大部分可以放進自己口袋裏,因為除了16.5%的稅外,這裡再沒有任何眼花繚亂的稅種。不擅應酬?這也並無大礙,與政府官員交往過密,反倒可能引來麻煩。”近日,一篇受到網友熱捧的新聞,非常羨慕香港稅負之輕,以及“營商環境很單純很單純很單純,非常非常非常規範”。難怪媒體讚嘆:“香港的經商環境對那些躊躇滿志的創業者來説,堪稱一種享受。”而如此輕稅薄賦,是否就會造成稅源枯竭?可事實是,中國香港在全球範圍內都被視為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這和西湖門票免費後,旅游總收入增長4倍一個道理。
  溫家寶總理提出“結構性減稅”,讓中小企業看到稅收減負的曙光。但真正讓納稅人有所感受,還需有關部門用更大胸懷和戰略眼光去看待稅源,“放水養魚”。百姓翹盼,減稅能否不再“毛毛雨”,大膽從“1元”變成“1萬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專家稱今年有6000億減稅空間 2012-05-18
減稅呼聲日漸高漲 專家稱先得把政府開支砍下來 2012-05-16
結構性減稅政策正當時 2012-04-20
減稅可從削減政府性基金開始 2012-04-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