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前總統競選人約翰 愛德華茲負面曝光率極高,不僅有非法收取政治獻金案,還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稅收漏洞。開私人律所的他,以及美國前國會眾議長金裏奇,都把公司註冊成S型企業(S-Corp),而不是普通的C型企業(C-Corp),這裡面大有文章。
S型企業是根據美國稅法第一章S附加條款來註冊成立的公司,企業可將利潤通過在不超過100名股東或合夥人之間進行分配,再由合夥人各自繳納聯邦個人收入所得稅,從而躲開聯邦企業所得稅。美國企業所得稅的最高稅率為35%,個人收入所得稅的最高稅率也為35%,但是通過利潤分成後,公司股東就存在着以28%、25%等更低檔稅率納稅的可能性。此外,註冊S型企業還有一大益處,如果愛德華茲之徒將每年百萬美元收入中的10萬美元計入工資報酬,90萬美元計為盈利,一年通過90萬收入避免繳納支持醫保體系的薪資稅,就能省下2.61萬美元。愛德華茲等囤積財富的高智商美國“倉鼠”怎會放着現成的稅收漏洞不鑽。
愛德華茲的律所在1995年吸金2690萬美元,但他給自己開出的工資僅36萬美元,剩餘全部作為企業利潤,因而給自己省了約60萬美元的薪資稅。共和黨總統競選人金裏奇如法炮製,他的S型企業2010年付給他本人的工資為44.4萬美元,另外240萬美元收入計入盈利,僅薪資稅一項避稅就達6.9萬美元。正因如此,民主黨不留情面地借用愛德華茲這位黨內前政治明星的名字,將這一稅收窟窿命名為“金裏奇-愛德華茲漏洞”。
美國前參議員菲爾 格拉姆等觀察員指出,“金裏奇-愛德華茲漏洞”是加劇美國社會財富分配不公和稅收公正性下降的重要推手,裏根時代1986年的稅改使得通過個人收入所得稅納稅比通過企業所得稅納稅可以省銀子成為現實,從而左右了美國企業註冊的結構和社會財富的流向。1986年,有半數的美國企業是以C型企業註冊,到了2007年這一比例已降至21%;1986年,全美1%最富有者的收入中僅有5.6%來自S型企業,到了2007年,這一比例已升至19%。
在財富天平傾向於稅收“倉鼠”的國度,日益加劇的社會財富分配不公成為美國社會的離心力。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在新著《不平等的代價》中發出警告,美國社會的不平等將使經濟增速下滑並且效率下降,隨着民主制度被權貴階層把持,民眾對美式民主的信心遭到侵蝕。
金融危機不僅是反思如何做大經濟蛋糕的契機,也是反思如何更合理分配蛋糕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