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工程20年“流臟水”是沒錢?
2012-06-18   作者:劉鵬(職員)  來源:新京報
 
【字號

  在常住人口不足3萬的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藍塘鎮,由於政府供水工程“年年只會流臟水”,近20年裏,鎮民幾乎都靠買山泉水和打井度日。同時,還必須為每立方米“臟水”掏錢1.5元。對這一“怪現狀”,縣、鎮兩級政府的解釋都是:“沒錢”。(6月17日《中國青年報》)
  很難想像,一個近3萬人口的鎮,當地政府供水工程卻“年年只會流臟水”,這些水只能洗衣服、衝涼、衝廁所,不能喝,該鎮的居民是如何度過漫長的20年的?
  藍塘鎮黨委主管自來水工作的林頌輝委員解釋:自來水工程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按照設計標準,最多只能滿足5000人的用水需求。“由於年久失修和人口劇增,蓄水池已經超負荷運行。如今,管網老化堵塞,沉澱池、過濾池也基本無法用了。”
  上世紀70年代至今,時間跨度那麼長,人口顯然不是一日之間暴增的,自來水屬於公共配套設施,何以當地政府部門沒有預見到其需要逐年地不斷改善與擴建,以應對人口增長的需要?為何非得任管網老化,任沉澱池無法使用?
  “官商合股”似乎是當地給出的合理理由,該鎮所謂的“政府自來水廠”,是由私營企業松柏公司投資所建。水廠收上來的水費,只夠松柏公司“保本”。於是“老闆不賺錢,哪有勁頭治水”?那麼試問,把一個公共供水工程,扔給私人老闆負責,而讓民眾20年沒有合格的水飲用,這難道是合理的嗎?按照《全國城鎮供水設施改造與建設“十二五”規劃》明確規定:城鎮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主要由城鎮所在地人民政府負責,工程建設資金以地方政府和企業自籌為主落實。按照這個規定,當地鎮政府就是用水安全的直接責任人。
  其實説白了,關鍵的問題顯然在於,當地相關政府部門,並沒有將全鎮近3萬人口的飲水問題,當成是大問題。這種執政意識的落後與錯位,比自來水管“流臟水”更需要改善與治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十二五”城鎮供水改造與建設總投資4100億元 2012-06-14
中小城市供水質量堪憂 2012-05-18
二次供水安全保障需要多管齊奏 2011-12-29
哈爾濱將召開居民供水調價聽證會 2009-10-27
供水價格上漲或帶來四方面問題 2009-07-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