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應是食品企業商業模式核心
2012-06-18   作者:白田田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不斷有大公司捲入食品安全的漩渦。這些公司曾經標榜的“責任”、“綠色”、“安全”形象顯得如此不堪一擊,有的公司更是因為屢次犯事而被視為“大而不倒”的壞公司。
  公眾眼裏這些所謂的“壞公司”,在大多數情況下,很難設想其經營者存在故意作惡的動機和理由。但是,僅僅從道德和社會責任的層面去要求企業保障食品安全,企業難有真正的內生動力。
  對於農業和食品企業而言,保障食品安全不是負擔,而是其商業模式的起點和核心。只有確保食品安全,才能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價值最大化。隨着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日益重視,企業過去那種依賴機會主義和低成本擴張的商業模式已經行不通了。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很多企業卻沒有吸取前車之鑒。比如一家今年衝刺IPO的食品企業,其連鎖經營模式使其實現了規模的快速擴張,因此受到不少投資者的追捧。結果還沒等到過會,媒體曝光的一批有害食品中就牽涉到這家企業。
  不久前一則頗具反諷意味的新聞稱,2011年食品飲料業前十大上市公司的廣告費投放接近100億元。看來食品企業更重視轟炸式的廣告效應和市場的迅速擴張,而對於需要響鼓重錘、精心打造的食品安全,則往往是説得較多,做得不夠,言行不一。
  由於食品企業不把安全作為自身商業模式的核心,一旦出現安全問題,就顧左右而言他,努力撇清自己,什麼飼料出了問題、是農民摻假、臨時工操作不當等等,作為第一責任主體的企業儼然成了無辜的受害者。
  事實上,商業模式是通過對內外部資源的整合,為消費者、供應商、合作方等提供價值,同時為企業創造利潤的體系。農業食品企業的商業模式應該建立在商品安全的基礎之上,其採購、生産、銷售都要圍繞食品安全來架構,形成從源頭到終端各環節的可控系統。
  比如在採購環節,很多食品企業面對的是千家萬戶的小農戶,因此必須考慮如何與農民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以確保農戶提供安全的農産品。像乳製品行業過去那種缺奶時瘋狂搶購、奶多時壓級壓價的模式,就很可能導致奶農摻假現象的出現。
  隨着城鎮化發展和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農業和食品成為熱門的投資領域。但一位農業食品領域的投資者感嘆,現在很難找到好公司和好項目。可以説,農業食品行業缺的並不是資本,而是好的商業模式,以及基於這種模式的好公司和好項目。
  如果不圍繞食品安全進行商業模式的再造和創新,中國的農業食品企業只能是不斷犯錯的“壞孩子”,而錯過未來農業食品行業發展的機遇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維護食品安全上市公司責無旁貸 2012-06-15
食品安全不可缺少“做空者” 2012-05-30
讓食品安全的防線前移 2012-05-28
食品安全險為何不受歡迎 2012-04-18
食品安全信息更該全國共享 2012-03-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