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新聞發言人最近再次&&:要堅持房地産調控不動搖,繼續堅定不移地抓好房地産市場調控各項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對於地方&&放鬆抑制不合理購房政策的,將及時予以制止或糾正。
住建部在這個時候表態,絕非無的放矢。五月份以來,在穩增長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是很多地方“微調”樓市政策,一方面是房地産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回暖。在成交放量的同時,一些樓盤的價格再次出現了跳漲。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擔心在“穩增長”的煙霧彈下,地方的樓市“微調”政策再次引發前幾年的樓市瘋狂,而五月份的成交數據又恰恰為這種擔心做了很好的注腳,讓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加劇。
很顯然,購房者在這個時候紛紛入市,擔心的絕非什麼“自住需求”,在房價還遠遠沒有回歸到合理價位的情況下,“自住需求者”可憐的購買力撬動不了價格已經接近峰頂的樓市。購房者擔心的是,自己一味相信政策不會松動,但等到最後,卻發現先知先覺者早已行動,醒悟過來,房價已經距離夢想遠去。這樣的故事,已經多次發生,即使買錯,也別再錯過,這種“井繩效應”是時下絕大多數購房者最真實的心態。購房者擔心,即使中央政策三令五申,但在目前宏觀經濟低迷,地方財政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地方政府會想方設法刺激樓市,在鼓勵自住需求的旗號下,通過執行層面的綏靖政策,打開限購等政策缺口,最終激活房地産市場。
這種情況一方面説明,經過三年多的調控,儘管房價快速上漲的勢頭被遏制,但在各地對土地財政的依賴難以擺脫的情況下,房價未來上漲的預期遠遠沒有扭轉,房地産政策和房價隨時都有逆轉和反彈的可能。特別是,在目前情況下,抑制房價上漲的最主要手段是隨時都可能被取消的限購,而一旦限購取消,房價的暴漲必然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因此,抑制房價反彈的關鍵是政策給購房者長期的預期,政策給購房者房價長期穩定的信心。從目前入市的購房者的情況看,大多數購房者&&,之所以現在購房,並不是什麼“剛需”等子虛烏有的概念,而是擔心房價又一輪的暴漲。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中央層面強調“堅持房地産調控不動搖”已經有九次,但即便如此,購房者對於未來的房地産調控政策及房價走勢卻真的不樂觀。
中國房地産調控成敗的標誌並不在於房價是否下跌,甚至下跌多少,而在於有沒有給購房者穩定的價格預期。如果中國的房地産公共政策給購房者的只是不確定和恐慌,那這樣的政策註定不會贏得公信力,特別是在利益博弈非常慘烈的情況下,短期的政策只會引發價格的更大波動,這無論對中國經濟,開發商,還是購房者,都是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但房地産調控要堅持到底,最根本的還是應該抓住有利時機,彌補房地産制度建設方面的欠賬,以“制度調控”替代“政策調控”,最終形成長期穩定的預期。如此,則房地産持續健康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