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
2012-06-05   作者:萬寶瑞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近年來,隨着城鎮化步伐加快,我國耕地、水等農業生産基本資源短缺矛盾突出,農業環境污染問題加重。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確保主要農産品穩定供給,需要抓住機遇,加快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

  農業“走出去”勢在必行

  依靠現有農業生産資源只能滿足我國農産品的有限供給,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勢在必行、大有可為。
  我國糧食生産呈現四個趨勢。一是雖然我國糧食生産實現“八連增”,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多年較快增長,但農業發展仍然存在許多矛盾和問題。實踐表明,農業科技沒有突破性創新,糧食增産潛力有限。二是糧食供求由總量平衡、豐年有餘到緊平衡,這一趨勢將長期持續下去。據預測,到2020年,糧食需求總量將達到5725億公斤,糧食産量增長難以滿足消費需求增長的需要。三是我國由農産品出口大國向進口大國轉變,農産品的國際依賴程度不斷提高。2010年我國大豆進口5480萬噸,與上一年相比增長28.8%;小麥進口120萬噸,增幅為36%。四是外資在我國種子産業份額中不斷擴大,並由蔬菜、花卉向糧食擴展。
  我國農業生産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條件已經成熟。2004年以來,我國農産品進出口貿易一直處於逆差狀態,且逆差呈現明顯擴大態勢。2009年、2010年、2011年我國進口大豆分別為4255萬噸、5480萬噸、5264萬噸,按照目前我國大豆平均單産120公斤計算,相當於每年利用4.2億畝的國外耕地等農業資源;再加上植物油、棉花、食糖、大麥、橡膠、劍麻等植物類農産品進口,相當於每年至少利用9億畝的國外耕地和水資源,相當於我國總播種面積的1/3。
  海外農業開發成為國際競爭的熱點。農業資源的國際合作開發,無論對土地資源稀缺的國家還是對土地資源閒置的國家都有吸引力,如日本、韓國、沙特、科威特等國,土地資源有限,難以自主保障糧食需求,很早就開始到海外購買或租賃土地,滿足本國市場需求。日本海外農田面積3倍於國內;韓國在海外經營的農田面積近200萬公頃,超過其國內農田面積;海灣國家近年來在非洲、東南亞、中亞和歐洲多個國家達成磋商租地、購地協議;印度專門修改法律支持海外農業;一些國際金融機構紛紛加入海外農業開發行列。

  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近些年,我國農業“走出去”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總體上看投資較少、規模較小、布局較散,缺乏國家主導的大行動。加快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應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把豆、棉、糖、膠等我國短缺的農産品作為農業“走出去”的重點。我國豆、棉、糖、膠等農産品國際依賴程度較高,應把這些短缺農産品作為“走出去”的重點。目前,我國耕地資源剛性減少,跨國集團在我國農業産業領域的份額逐漸擴大,已影響我國重要農産品供給和總體物價水平,農業産業安全受到威脅。如果豆、棉、糖、膠,甚至玉米等重要農産品價格話語權不掌握在我們手中,農業産業安全難以保障。
  選好目標國家,採取“打包”方式簽訂政府間協議。選擇政治穩定、投資環境好的國家作為投資目標國。購買、租用土地用來種植豆、棉、糖、膠等作物,不僅可以保障我國市場需求,而且對東道國解決農産品供應、就業、出口創匯等具有重要作用,這是雙贏互補的合作。目前,我國在國外的投資項目比較分散,涉及援外項目、礦産、石油、進出口信貸、種植業、畜牧業、林業、紡織業等,如果出現風險,政府難以顧及每一個企業。所以,我國應採取“打包”方式與相關國家簽訂政府間協議,並加強協調,統一使用談判籌碼。為固定關係、互惠互利,對開展合作比較成熟的國家,可以適時開展自貿區談判,降低政治風險。
  創新投資方式。一方面在東道國租地、買地、種地,建基地、搞實業;另一方面積極進行資本運作,開展合資、參股、收購,建立收購、倉儲、加工、運輸體系,控制進出口渠道和定價權,降低租賃、購買土地的敏感性和投資風險。二者並舉,不可偏廢。
  有針對性地培育農業“走出去”企業。農業“走出去”投資大、風險多,需要專業人才,而我國的農業企業大都不具備這樣的實力。應利用國家外匯儲備充足的有利條件,有針對性地培育一些中央企業、農墾企業作為境外農業投資的“主力軍”,充分發揮其在農業耕作技術、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和經驗。同時,引導非公有制企業和中小企業開展境外投資合作,發揮其經營靈活的優勢。應大力培養外圍服務企業和專業人才,以投資顧問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公司、公關公司、獵頭公司的形式,招攬、組織當地人才、華人華僑以及有駐外經驗的人員為我國境外投資企業服務。
  設立專門機構協調農業“走出去”工作。農業“走出去”工作涉及國務院14個部門和金融機構。為保障協調的有效性和及時性,應在現有“走出去”部際聯席會議機制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領導協調。一是設立常設性的協調機構;二是加強我駐重點國家使領館的人力投入;三是建立類似仲裁委員會的帶有強制性和影響力的機制,防止我國企業在境外惡性競爭影響國家整體利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風投“圈地”現代農業漸成氣候 2012-05-25
中科院報告稱中國農業經濟水平比美國落後100年 2012-05-14
國務院 擬&&農業保險條例 2012-05-11
哈爾濱土地流轉350萬畝推動農業規模化發展 2012-04-2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