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難退歐
2012-05-28   作者:汪建雄(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自2010年以來,被稱作“歐豬五國”的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希臘、西班牙便經常因其國債償付危機問題時常引起世界的注意,近來希臘更是因其可能退出歐元區的流言而備受矚目。要想判斷希臘是否真有可能退出歐元區,我們需要深入了解歐債危機的前因後果。歐債危機的爆發雖有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的成分,但根本原因還在於作為歐元區成員在政策選擇上的無能為力。放到國際背景下,五國的政府赤字水平和國債水平並不算極端。但由於身處歐元區,無法自主選擇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又要受歐盟政策趨同目標的約束,歐債五國幾乎沒有騰挪閃移的空間。

  一體化的代價

  自羅馬帝國衰落以來,令歐洲重現統一氣象始終是歐洲世代政治家的心頭之夢。由“煤鋼共同體”經“歐洲共同體”一路走來的“歐盟”,不但承載着歐洲對實現這一夢想的千年渴盼,還有通過實施統一的經濟、安全、外交政策來促進成員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現實考慮。這一點,明確記載於作為歐盟基礎的《馬斯特裏赫特條約》當中,歐元體系正是建立於這一框架之下。
  自2002年歐元正式流通之後,成員國確實從中享受到了諸多好處,然而,加入歐元區享受採用統一貨幣所帶來的諸多好處自然也有代價。雖然加入歐元區之後,雖然在名義上成員國的財政收入和支出依然基本控制在自己手中,但為了確保各國經濟的趨同,《馬約》和《穩定增長公約》中對成員國在稅收政策、財政支出政策、赤字水平和國債規模均有着嚴格的規定。其中明確規定歐元區成員國財政赤字不得高於GDP的3%,國債規模不得高於GDP的60%。
  在如此背景下,一旦遭受非對稱性衝擊,結構性、局部性和區域性失衡便會增大。碰到類似情況,傳統的聯邦制國家可通過相對集中的財政體制和充分的勞動力流動來緩解非對稱性衝擊的壓力。但歐盟預算最多只佔到成員國政府預算的3%,而出於稅收政策和地域文化上的差異,又不可能實現勞動力的大規模流動。遭遇此類情況,受非對稱性衝擊影響的歐元區國家便只能置財政趨同指標於不顧,強行推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增加財政赤字,歐債危機便源之於此。

  希臘將不會退出歐元區

  自歐債危機爆發以來,歐盟一直在法德兩國的主導之下努力尋找營救之策。為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盟還於2010年分別設立了臨時性的歐洲金融穩定基金和歐洲穩定機制,並隨事態發展而將兩項穩定機制的額度一再擴充。危機五國也從拒絕外部干預轉而積極尋求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並應其要求一再發布財政支出縮減和增稅方案。
  然而,正如歐債危機源於一體化之下的歐洲各國抵抗非對稱性衝擊的能力減弱,它的解決同樣也需要進一步推動歐盟的一體化來加以實現。危機爆發之後,在法德兩國的推動下,已有多項政策和協議&&,甚至連財政一體化之路也因今年3月各國簽訂《財政契約》而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任由希臘退出歐元區,市場本已不多的對歐元區保持良好運轉的信心勢必大受影響,而市場信心下挫帶來的利率上升又將加深歐債危機的程度,歐盟一體化進程也將因此受挫和延緩。因而,想要借此機會推動歐盟一體化進程往更深入方向發展的歐盟各國決不會容許希臘退出歐元區。與保持歐元區的完整相比,希臘退出歐元區將讓歐盟各國承受大得多的代價,其中也包括希臘自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希臘危機衝擊全球市場 2012-05-28
誰是下一個希臘? 2012-05-28
[丹眼看歐陸]“有序退出”是破希臘困局“B計劃” 2012-05-28
希臘下月選舉是援助關鍵 2012-05-28
拉加德:希臘不要期待同情 2012-05-2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