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副産品價格波動不必過度解讀
2012-05-24   作者:韓敘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最近,農副産品價格波動較大,先是雞蛋、豬肉價格下跌,之後又是白菜、蘿蔔價格上漲。對此我們該如何看待?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每漲必慌情緒又是否必要?
  對農副産品價格變化的解讀不可過度,每漲必慌的情緒更是要不得。須知政府不是魔術師,市場也不是洋娃娃。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網絡上頻現“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向前蔥”等關於個別農副産品瘋狂漲價的“in語”。而最近的情況是,雞蛋、豬肉的價格雖然下來了,可白菜、蘿蔔的價格又呼呼上漲,有網友評價説,如今的農副産品價格從個案來看是按下葫蘆起了瓢,但總體上還是漲聲一片。
  我們該如何看待頻頻發威的農副産品漲價潮?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每漲必慌情緒又是否必要?
  要理性看待農副産品價格變化,首先需要明確的一個前提是,農副産品價格必然呈現上漲趨勢。價格雖然是一個絕對值,但其對百姓生活的實際影響卻是相對的。換言之,這是一個有關於恩格爾系數的概念,不能孤立看待價格的絕對波動,而要通過計算食品支出在消費支出中的佔比判斷波動造成的實際影響。
  從相對值上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副産品價格上漲速度遠低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恩格爾系數總體呈下降趨勢。這意味着,漲聲背後,城市居民實際的食品支出壓力下降了。
  從絕對值上講,一方面,進入新世紀後“三農”問題被正式提出,明確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這意味着讓廣大農民承擔通貨膨脹主要壓力的時代已經遠去。政府正有意識地引導農副産品價格適度上漲,以最直接的方式提升農民收入以及務農積極性,並最終實現保障農副産品生産與供應、改善農民生活水平、提升農村市場購買力的效果。另一方面,近年來,農副産品生産、流通成本不斷上升,這也必然通過傳導效應體現到市場價格上,因而苛求農副産品不漲價並不現實。
  其次,農副産品價格必然是一個波動曲線。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市場逐步成為影響價格的主導機制。一般情況下,它會協調生産和消費,一種商品過剩了於是價跌,減少生産,短缺了於是漲價,生産又開足了馬力。
  換言之,就整體而言農副産品與其他所有商品一樣,具有價格波動的天然屬性,大可不必過度恐慌。真正需要引起警惕的是個別農副産品價格的暴漲暴跌,這其中不僅有傳統經濟學中市場調節能力的問題,還有游資炒作的影子。
  其三,穩定農副産品價格的關鍵詞是“平穩”上漲與“小幅”波動。作為與百姓生活關係最密切的生活必需品,農副産品價格的每一點變化都更容易觸發社會的敏感神經。然而,價格機制並非完美無缺。如果其變化超出了價格機制的調控能力,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穩定,就需要政府以有形之手進行干預。
  當然,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有形之手同樣不是萬能的。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支持等行政手段,我們可以把上漲幅度調低,也可以把波動幅度降低,但絕無可能強求其脫離“無形之手”的控制,實現絕對平衡。換言之,“平穩”上漲、“小幅”波動即是合理。
  因此,對農副産品價格變化的解讀不可過度,每漲必慌的情緒更是要不得。須知政府不是魔術師,市場也不是洋娃娃。價格變化愈是紛繁複雜,愈需要消費者理性對待。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上半年農副産品價格大幅上漲 下半年或集體趨穩 2011-07-06
雲南農副産品價格緩慢回落 2010-05-31
農副産品價格以穩定為主 2009-08-24
商務部:我國農副産品價格總水平將趨穩定 2008-01-23
農副産品價格玩起“撐桿跳” 2007-08-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