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因為遙遠,所以美麗
2012-05-23   作者:謝勇(廣州,教師)  來源:新京報
 
【字號
  作為吃貨,我是陳曉卿的粉絲。他在微博上“簡單推薦”新製作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言稱“今晚沒事都看看吧”。基本上就可以斷定這部片子是陳曉卿的得意之作,那句“不難看”,也頗為符合他外表謙和內心狂傲的個性。
  果然,這部七集紀錄片一經播出,隨即成為文化現象。在2012年5月的那些夜晚,有多少吃貨在自家屏幕前徒勞地流着口水,或者憤怒煮碗牛肉麵吞咽而下,以“報復”社會並安撫被現代化生活方式虧欠了的腸胃。雖然敘事、風格存在差別,但在我看來,這部紀錄片還是深深打上了總導演陳曉卿的風格,這種風格熟悉他美食文章的讀者不難體會,就是帶着感情和敬畏去五湖四海奔一口吃食——填飽肚子的,永遠是那些帶着情感特別是親情的鄉土之味,歲月之賞。這些優點都在這部紀錄片裏放大了,甚至包括陳曉卿對身邊人的那份深情厚誼,從他筆下一回回的京城飯局,轉化成了《舌尖上的中國》那可能播不出來的第八集:製作人員表演與自我表揚相結合的幕後花絮。
  這幾乎是部讓人很難忍心去批評,去吹毛求疵的紀錄片。無論是技術上還是思想、審美趣味上,它都已經是當下社會電視人能呈現出的最佳狀態——它通過飲食所勾勒出的中國,也幾乎是超越意識形態和地域、階層差異乃至撕裂現狀,而成為被國人普遍接受的價值共識。對後現代主義者而言,這是對現代生活方式的控訴;對主流意識形態而言,它是愛國主義新表徵,是對大好河山的禮讚;熱愛西方文化者,驚詫於敘事者的視角的普世和國際化;而於傳統文化論者,那個珍視家庭等價值,敬畏自然和傳統的中國則是他們的理想國。於是,似可得出結論,面對撕裂現狀,這個社會依然潛藏着共識。這共識,用五嶽散人的概括,可謂“舌尖上的鄉愁”。
  不過,無論是陳曉卿還是他的顧問如沈宏非,恐怕都面臨着一個尖銳的問題:這個舌尖上的中國,真是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中國嗎?當午夜變成黎明,鄉愁之夢遠去,陽光還原現實。我們還要看到在美好餐桌的另一面,還有一場由蘇丹紅三聚氰胺甲醛瘦肉精重金屬硫磺明膠組成的“味覺盛筵”。
  也許不必如此糾結,即便舌尖上的中國並非真正的中國,我們也不妨想象那個中國的存在,因為她實實在在潛伏在我們內心中,讓我們除去習以為常,更有一番願景存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中國人買奢侈品,不如買奢侈品牌 2012-05-23
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台遇冷 至今成交僅7筆 2012-05-23
OECD:刺激措施有望推動中國經濟增速反彈 2012-05-23
無法回避另一個舌尖上的中國 2012-05-23
雅巴走向分手留給中國企業的最大警示 2012-05-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