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法裁判衝擊法治信任根基
2012-05-22   作者:傅達林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9間平房將3名法官拖下水,近日開庭審理的河北武邑縣法院趙橋法庭庭長蔣義忠等人受賄和枉法裁判案,再度將讓人聚焦司法腐敗話題。
  法治社會,最值得警惕的不是普通公民違法,而是執法者知法犯法,因為執法者犯法衝擊的是公眾對於法治的信任基礎。在現代國家的正義系統中,法官承擔着定紛止爭、運送正義的重任,身上寄託着公民對於公平正義的期許。如果法官在審判中貪贓枉法,不僅不能矯正當事人失衡的利益衝突,反而會增加新的社會糾紛。本案中,法官徇私枉法,讓年近八旬的房主無家可歸,不得不從一審敗訴起就到處上訪。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讓我們深深震驚於賈雨村及其門子奉行的封建官場潛規則;現實生活中,法官同樣也會面臨諸多權勢的傾軋、金錢美色的誘惑,因而法官要比常人更能清心寡欲、信仰法律、追求公正。蔣義忠在供述中承認,他在審理時盡量蒐集對原告有利的證據,對被告有利的證據沒有蒐集,並對被告有利的證據予以否定,導致此案一審中存在6處程序錯誤。如此亂判,完全是利益的誘惑蒙蔽了遵法的心智。
  對執法者而言,“尊重法律是第一條重要的法律。”柏拉圖曾經告誡世人:“如果在一個秩序良好的國家安置一個不稱職的官吏去執行那些制定得很好的法律,那麼這些法律的價值便被掠奪了,並使得荒謬的事情大大增多。”法官接受賄賂枉法裁判,不僅褻瀆了司法職業的廉潔性,而且消解公眾對司法正義的信任。因此,只有那些最能遵守法律的人,才能被任命為法官。
  問題是,從《法官法》到《法官職業道德基本準則》《法官行為規範》,司法機關在強化法官職業道德良知方面可謂規則網織,為何還會出現“葫蘆僧法官”呢?原因無他,法官也是人,也有人的弱點,在金錢、權勢、美色面前,手中的司法大權能否秉公行使,光靠道德説教和倫理約束顯然不夠,如何完善司法監督機制,將法官斷案納入常態化的監督軌道,更為重要。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治“法治失信”要對症下藥 2012-05-08
法治是提升基金會公信力必由之路 2012-04-26
依法治稅怎容“彈性徵管空間” 2012-04-17
“司機酒駕同桌連坐”有違法治 2012-02-21
法治政府有哪些特徵 2012-01-3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