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機故障銀行埋單,不可複製
2012-05-22   作者:徐明軒(法律工作者)  來源:新京報
 
【字號
  據媒體報道,英國一個鎮子上的滙豐銀行ATM機發生故障,取款時會吐出雙倍金額。很多人趕來佔這個便宜,最終200多人取走現金。銀行&&:錯在自己,顧客不必為銀行工作失誤負責,不用歸還多餘的錢。
  這個新聞之成為輿論熱點,是因為它和2007年轟動一時的許霆“盜竊金融機構案”形成鮮明對比。當年,許霆發現ATM機出現故障之後反復套現17萬元後逃亡。他先是被判無期徒刑,之後改判為5年徒刑。
  其實,在外國,並非所有惡意利用ATM機故障取款的顧客,都能全身而退,因此被判刑的也不少。2002年,英國一家銀行ATM機故障,朱伯特一家人取走了13.441萬英鎊。最終,朱伯特一家人被判一年左右的監禁。2009年英國投行的白領Joanne Jones和她的丈夫,利用ATM機的故障,在3個月裏取現300次,共非法佔有銀行6.1萬英鎊。最終,兩人被判處9個月緩刑,250小時的無償社會服務。被提款的銀行,正是滙豐銀行,看來滙豐銀行並非一直這麼“大度”。
  而且,英國網民對銀行的“寬宏大量”未必買賬,有人評論道:“作為滙豐的消費者,我反對銀行放縱這種明知不屬於自己的錢而故意去取錢的行為。這就是偷。銀行方面的反應只是基於成本-效率的考量,或者乾脆就是因為懶。”這話可能説到了點子上:該案中,賬戶的取現限額為300英鎊,取現的人又比較多,銀行追究起來不容易,處理不好還損害到自己的公共形象,所以索性大方一下。之前,多起銀行不追究類似的案件,情況也大抵如此。但當地警方也是有提醒:這種行為可能受到“詐騙”追究,並非認為這種行為不是犯罪。
  即使銀行不追究責任,利用機器故障而不當得利,也是不道德的。只不過,國人“苦銀行壟斷久矣”,許霆案及國外的相似案件,因此成為民間意見的發泄渠道。
  即使銀行出錯,隨意取錢並非合理合法。但國內銀行能否在出錯之後,多想想自身的責任?不能顧客多拿了錢,就是“盜竊”;銀行少給了錢,就“離櫃概不負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銀行ATM機出錯不妨學一學“英國紳士” 2012-05-22
暗訪ATM機假幣投訴 六大行皆難解 2012-03-14
銀行:不敢保證ATM機取出的鈔票都是真鈔 2012-02-28
終於知道ATM機裏為什麼有假鈔了 2011-11-15
多名網友稱ATM機取假鈔 交通銀行稱不可能 2011-10-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