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向民資開放不能摸石頭過河
2012-05-20   作者:傅達林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是像當初改革那樣“摸着石頭過河”,還是通過完善的法規制度引導和推進,這可能是擺在鐵道部門面前的一道關鍵題。
  吸收民間游資,化解鐵路建設“缺錢”窘境,鐵道部終於邁出了投資體制改革的關鍵一步。不過,是像當初改革那樣“摸着石頭過河”,還是通過完善的法規制度引導和推進,這可能是擺在鐵道部門面前的一道關鍵題。
  在政府投資銳減、發債空間逼仄的情況下,鐵路求助民間資本,目光不能太短淺,需着眼長遠打破體制僵局,創新引入民間資本的體制機制。如果不是出於解一時之困,那麼提前做好法規制度方面的準備,為民間資本有序進入提供公平化的市場秩序,就變得十分重要。
  就投資體制改革本身而言,如何有效調整政府、鐵路管理部門和民間資本主體之間的關係,如何在鐵路建設市場准入中貫徹平等、公平原則,如何在民間資本的盈利性與鐵路運輸的公益性之間尋求平衡,都離不開完備的法規制度保障。
  就民間投資的信任構建而言,只有有效的法治才能消除各種擔憂與疑慮,為民間資本進入掃清障礙。政策缺乏清晰性、穩定性,朝令夕改,向來是民間資本進入某種領域的重要阻礙。在我國,鐵道部政企合一,鐵路法、各項政策法規往往是鐵道部説了算。“不是沒有考慮過投資鐵路,但是投資政策操作細則不明確,再加上鐵路技術上的障礙,所以不敢貿然進入。”“投進去的錢自己不能説了算,甚至完全無法控制,誰還願意投呢?”民營企業家的類似擔憂不是沒有道理。
  對於處在觀望的民間資本而言,法規制度是最好的“定心丸”,只有在管理體制、投資具體方式、項目核準管理辦法、成本收益的信息公開、投資補償機制等方面,&&具體、明確、可操作性的配套制度,並為可能招致損害的民間投資者提供充分的司法救濟,才能在法制框架下確立起一種穩定的投資預期,有效化解民間資本的各種風險。
  就市場監管而言,也只有立法規範到位了,才能有效節制行政權力的慾望與貪念,在鐵路工程建設等領域防範各種腐敗現象,以嚴格的依法行政為民間資本投資鐵路創造優良的市場環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國家能源局:將出細則鼓勵民資涉足能源 2012-04-26
民資應謹慎參與鐵路改制 2012-03-26
突破民資進入金融業的“兩重門” 2012-03-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