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歡喜讓人憂的食品添加劑
2012-05-16   作者:亞蘭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有記者到青島的一家冷飲廠臥底,發現一支雪糕裏就有十余種添加劑,不同口味的雪糕主要靠香精調出味來:草莓味的雪糕,有草莓味香精;紅豆味、綠豆味的雪糕裏沒有一粒紅豆、綠豆。“草莓味雪丸子”要用各種添加劑11種:704穩定劑、甜蜜素、香蘭素、胭脂紅、莧菜紅……
  此消息引發一片譁然。但這個消息,跟去年某飲料晾幹之後成為一層“膠皮”一樣,還屬於“人民內部矛盾”——食品工業中使用添加劑的必然結果。雖然現在食品安全危機重重,但要看清主要矛盾:無良商家使用有毒有害的食品性原料(比如毒明膠),使用非法添加劑(比如蘇丹紅),以及不按規定用途、過量濫用食品添加劑。上述的行為才應成為政府嚴打的對象。
  但對食品添加劑,不必談虎色變。沒有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工業:沒有瓶裝飲料、沒有冷飲、沒有蛋糕、沒有調味料。想在工業化生産的食品中吃到“天然”那是緣木求魚,或者是中了商家的“噱頭”——當初“老酸奶”還不是打着“傳統自然”的營銷牌?
  就拿雪糕來説吧,筆者也在家裏用牛奶、果汁冰過雪糕,但雪糕中的水與奶分離,如同嚼冰,遠沒有工廠裏的雪糕那麼綿軟細滑。這都是食品添加劑的功勞。至於草莓味的雪糕裏沒有草莓,人家明明説的是“草莓味”嘛。
  雖然,現在食品有這個問題那個問題,但也不必反推出“懷舊情結”,認為以前的食品有多安全。比如當年北京、上海等城市都曾用工業污水灌溉農田;1970年代後期,彭浦、花木等公社都曾發現蔬菜中有害物質超標而不允許上市,三林、桃浦等公社曾用鎘泥作肥料,直接導致部分菜田不能再種植。
  説過去的不是,不是為現在的食品危機開脫,一是要説明我們的食品標準的確在提高,輿論監督的火力在加強;二是不要回避當下的真問題,食品添加劑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讓人歡喜讓人憂。真想不吃,就自己做雪糕吧,只是口感未必好。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食品監管人盯人不如“多對多” 2012-05-14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正考慮取消內翻易拉罐拉環 2012-05-06
光明食品收購Weetabix 60%股份 2012-05-04
重慶自主研發治療腸炎藥物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批件 2012-04-27
工信部:規模以上食品工業總産值增31.6% 2012-04-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