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工業是我國能源消耗的主要領域,佔全社會總能耗的70%以上,是節能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節能減排要取得新進展。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突出抓好工業、交通、建築、公共機構、居民生活等重點領域和千家重點耗能企業節能減排,進一步淘汰落後産能。 近年來有關部門組織發布了一批節能標準,建立了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制度,通過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實施一批重大工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推進兩化融合,提高綠色信息通信技術在傳統産業節能改造中的作用。企業在節能領域的投入也大大增加了,無論是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還是重點行業和主要用能産品單耗都持續降低,還按計劃淘汰了一大批落後産能。 隨着工業節能減排逐步深入,相對容易見到節能成效的生産領域和生産環節的節能空間越來越小,剩下的基本都是“硬骨頭”。有關部門應當加快節能法規和標準體系建設,同時加大規範和引導,突出節能重點領域和重點環節,通過産業結構調整、節能技術應用和管理提升關鍵工作取得工業節能新突破。 要借助産業結構調整推進節能降耗。結構不合理導致資源能源消耗高,也勢必影響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推進結構調整要一手合理控制增量産能,有效調整存量産能,淘汰落後産能,改變以往主要依靠擴大投資規模、增加實物工作量、大量消耗能源資源的發展模式;一手要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産業,促進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以及生産性服務業、新能源産業快速發展。 要通過應用先進技術提高節能效果。節能減排的實質是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減少污染。節約能源既要控制增量消耗,又要使現有的能源消耗水平降下來,從根本上説,就是要依靠先進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關部門應促進高效節能、循環利用等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究推廣,加快建立健全節能技術和設備認證認可機制,從整體上帶動全工業行業節能技術水平的提升;繼續加大財政政策對節能改造的扶持力度,引導企業加大在節能減排領域的資金和資源投入。 要從管理提升挖掘節能潛力。目前我國單位工業産品能耗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這是節能要攻克的難題,也是節能潛力所在。企業應當強化內部的節能減排約束機制,落實責任,使注重節約、杜絕浪費成為自覺行動。有關部門應當加強節能動態監測分析,提高節能預測預警能力,對能源消費總量增長過快的地區和行業,及時預警調控,強化工業節能監察執法,加大約束治理力度。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