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車後補票,要不得!
2012-04-25   作者:丁汀  來源:人民日報
 
  罰款後違法建築就能合法化,開發商甚至依然有利可圖,規劃的意義在哪呢?
  據新華社報道,有群眾反映,陜西延安建設規劃部門辦公樓對面有一樓盤,整個項目違規加層擴大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
  延安規劃局相關領導接受採訪時卻稱:“規劃局辦公樓對面這些樓盤存在違法情況,但不如群眾反映得那麼嚴重……相關手續正在補辦過程中。不存在群眾反映的監管不力和不作為問題。”
  這是一出現實中發生的鬧劇。違規建築在規劃局眼皮底下長高,已經很讓人驚愕;相關部門對這件事的認識和處理更顯得不妥。
  在認識上,開發商明知故犯,把違法建築蓋在了規劃部門眼皮下,監管部門還説“違法情況不如群眾反映得那麼嚴重”,讓人嗅出一種“貓替老鼠講情”的味道。違法建設禁而不止、越長越高,“不存在監管不力和不作為問題”,難道應該叫監管有力、有所作為?
  在處理上,延安市規劃部門對違法建築的處理意見為:對“村民三産及住宅”部分,處現行工程造價10%的罰款。對“商業開發”部分,由中介機構核定違法收入,沒收違法收入,並處現行工程造價5%—10%的罰款。更誇張的是,項目違法開工一年後,設計方案居然經過了審定,相關手續正在補辦過程中。
  仔細推敲,這處理令人生疑。對“村民三産及住宅”處現行工程造價10%的罰款,和開發商進行違法建設獲利所得比,孰輕孰重?補辦手續後,違法收入是否也隨之合法化?先違建後辦手續,究竟是相關部門心慈手軟,還是有什麼別的複雜原因?
  開發商進行違法建設,利益驅動是關鍵。明目張膽的違法行為,性質惡劣,理應依法從重處罰。先上車後補票,罰款就能讓違法建築合法化,甚至讓開發商依然有利可圖,規劃的意義在哪呢?法律的震懾力又何在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綠城杭州豪宅項目被指違法建設 政府緊急叫停 2011-05-10
嚴查“小産權房”違法建設過程中腐敗行為 2009-09-02
“華夏第一祖龍”項目違法建設被叫停 2007-04-10
鄭州“帝湖花園”:違法建設為何屢禁難止 2007-11-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