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哄騙的扶貧檢查
2012-04-25   作者:殷國安  來源:東方早報
 
  廣東大埔縣高陂鎮渡頭村是中石化銷售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的對口扶貧單位。去年6月,該公司一年僅拿出5萬元扶貧資金的事實被媒體曝光後,其當年對渡頭村的扶貧投入迅速增長到100多萬元,縣財政局也投入30多萬元幫扶資金。但資金使用情況卻是一筆糊塗賬。為了應付省裏的檢查,更是採取了許多辦法弄虛作假,簡直是一本“官員造假技術大全”。
  例如,一是設置“標準答案”。省裏來檢查前,每戶領到一份扶貧清單,村幹部告訴大家,省裏要派人來檢查扶貧工作,要按照清單中的數字説。二是大搞“張冠李戴”。村裏用10萬元建起養雞場,由村支書的兒子經營,對上報告卻假冒每個農戶拿到5000元。三是公然製造假象。為了顯示扶貧政策落實到實處,村幹部號召貧困戶們把買來的牛牽到河壩上一起放,以便拍照宣傳,但有些貧困戶沒有買牛,便借了別人家的牛牽來拍照。
  事實上,這些弄虛作假的騙術輕易地騙過了省裏檢查的人們。我不知道當時省裏的檢查組檢查結果如何,也許他們真的對這裡扶貧的情況很滿意吧?
  弄虛作假為什麼能騙得了檢查組?説白了,還是那句説了幾十年的俗話:下面的形式主義來源於上面的官僚主義,而下面的形式主義也就是騙上面的官僚主義。當省裏的檢查組來之前就早早發出通知,把檢查的路徑、內容和方法都告訴下面,正好為下面提供了一份“造假指南”;當領導們通過聽匯報、看宣傳片來了解情況,那正是一個假話的“大拼盤”;就是在地方官員直到村幹部的層層陪同下同農戶座談,他們能聽到真話嗎?一個農民剛想説真話,就被村幹部制止了。而那三個房間只粉刷了一間,另兩間鎖起來不讓開,是不是也哄得官員們很開心?
  根據這樣的檢查獲得假情況,再根據假情況制定政策,就難免牛唇不對馬嘴。現在,上級制定的政策常常行不通,人民也不滿意,或者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立足長遠發展深化挂包扶貧工作 2012-04-19
扶貧不能搞成“栽蘿蔔” 2012-03-22
貴州實施扶貧生態移民工程 150萬人將分批走出深山 2012-02-22
貴州以生態畜牧等特色農業助推扶貧開發 2011-12-20
今年中央財政綜合扶貧投入將超2000億 2011-12-0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