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膠鉻含量誰説沒規定?
2012-04-19   作者:張田勘(學者)  來源:新京報
 
  “毒膠囊”出現後,被曝光的吉林“輝南天宇”藥業辯稱,2005版的《中國藥典》沒有要求檢測明膠中的鉻等重金屬含量,只在2010版的《中國藥典》添加了鉻的檢測標準,因此,此前即使含有鉻也不是違法。
  雖然2005版的《中國藥典》沒有規定對鉻的檢測,但是國家發改委也發布了《藥用明膠國家標準》(QB2354-2005),其中明確規定了皮制和骨制藥用明膠的鉻含量都應小於2.0mg/kg。相關企業必須遵守《藥用明膠國家標準》,這是毋庸置疑的。
  同時,2005年衞生部也制定了《食品添加劑明膠生産企業衞生規範》,明確禁止將製革廠經過鞣質的藍礬皮加工的明膠用於食品加工。但這一規範貫徹執行的又怎樣呢?
  這樣的違規行為竟然持續了很多年,只能説是生産企業有規不依,對生産標準置若罔聞;而監管部門也是睜只眼閉只眼,從而讓毒膠囊大行其道。
  面對曝光,企業百般狡辯只能説他們是道德貧血,但那些&&這些“標準”“規範”的部門,負責監督執行的部門,此刻又在哪,難道不應對此道歉,並給出合理解釋嗎?不應有人為失職瀆職承擔責任嗎?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工業明膠到底流向何處 2012-04-18
明膠事件還要查查監管瀆職 2012-04-18
皮革明膠入藥:沒有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2012-04-17
明膠亂象還有多少真相待揭露 2012-04-17
藥用膠囊廠用工業明膠作原料續:加工人員被控制 2012-04-1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