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不做品質何談未來
2012-04-18   作者:童娜  來源:經濟日報
 
  4月10日,比亞迪汽車發布了“4年或10萬公里”超長質保政策。這一政策涵蓋了其旗下全係車型,幾乎所有零部件均享受4年或10萬公里超長質保(以時間或公里數先達到者為準,另外新能源車核心零部件可享5年或10萬公里質保),其中雨刮片、輪胎等易損、易耗件的質保期超過市場主流質保期兩倍。
  最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目前市場上時限最長的保修政策,超越了所有合資品牌。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汽車質保期的長短決定着後期養車成本中維修保養費用的多少。然而目前很多自主與合資品牌車型的平均質保期均在2年或6萬公里,即使不少品牌推出“超長質保”,但是僅涉及旗下部分車型,涵蓋少數零部件,而更換頻率高的易損易耗件則不在“超長”之列,致使大多數消費者難以享受到超長質保帶來的實惠。相比之下,比亞迪此次的質保新政策可謂“實在”。
  我們起初擔心,超長質保只是吸引消費者的手段之一,有可能帶來成本的增加。比亞迪看到的卻是,由於産品品質的提升,返修率的降低,未必會增加成本。比亞迪説他的新車産品故障率已達到合資企業産品水準,這是其敢於推出超長質保的底氣所在。好處顯而易見,將提升消費者對比亞迪産品品質的信心。
  近兩年,汽車市場發展從高速轉向平穩,嚴峻的形勢使得曾經一路狂奔的比亞迪也難以獨善其身。2010年,在國內市場形勢尚好的環境下,比亞迪“銷量一年翻一倍”的神話破滅,去年更陷入了負增長,連續兩年凈利潤大幅下降。和許多國內自主車企一樣,比亞迪不得不沉下心來思考發展問題,提品質、樹品牌成為自主品牌轉型的首要任務。
  “我們曾犯過很多錯誤。”“我們曾過多追求經銷商數量和銷量!現在看是錯誤的,我們要有基礎。追求量本身沒有錯,但是要在一個基礎上,在品質和管理體系不牢的情況下追求數量是錯誤的。”鮮少露面的比亞迪總裁王傳福的這番表態或許也代表了很多自主車企的心聲。
  2012年是車市深度調整的一年,放緩銷量的車企逐漸把目光投向了修煉內功上,那就是品質提升。對自主品牌而言,一場“寒潮”突如其來,也不再是件悲觀的事情。在這車市方向調整的時機,誰能抓住先機誰就有了制勝的把握。
  “各位,如果你到我們工廠,你問隨便一個工人,哪怕問掃地的,他都知道他的目標是什麼。”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在沉默了近兩年之後,用這樣一段話擊退了所有的質疑與審視。
  如今,“不做品質何談未來”已成為自主品牌的共識。車企逐漸認識到,無論是車市蓬勃發展時期,還是在市場低迷的時期,打好品質這張牌,才能真正掌握競爭中最有利的籌碼。但亦需提醒,提升産品品質並非自説自話,它更需要企業打耐心的持久戰,在市場這個最具公信力的平台上,通過檢驗。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廣汽用全球眼光培育自主品牌 2012-03-22
政協委員李維鬥:自主品牌汽車出口今迎"曲折年" 2012-03-02
公車採購自主品牌夠不着“大領導”? 2012-03-01
為公車採購改革真正轉向自主品牌叫好 2012-02-28
[關注]網民:公車用自主品牌將産生雙贏效果 2012-02-2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