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清“毒膠囊”應徹查所有藥企
2012-04-18   作者:沈彬  來源:東方早報
 
  4月15日,央視《每週質量報告》節目曝光稱,以皮革廢料熬製、國家明令禁止用作食品藥品原料的工業明膠,被一些企業製造成“藥用膠囊”。
  該報道引發轟動效應。節目播出當天,製造工業明膠的河北衡水市阜城縣學洋明膠蛋白廠經理宋訓傑就放火燒廠房,企圖毀滅證據。目前宋已經被刑拘。另一方面,警方也對製造毒膠囊的浙江新昌縣儒岙鎮不法商家展開行動,目前共查封生産線57條,抽檢明膠23批、膠囊成品78批,並對部分賬目進行查封,刑拘23名犯罪嫌疑人。
  如果説之前曝光的三聚氰胺奶粉、含瘦肉精的豬肉,還能讓我們以“以後不喝牛奶、不吃豬肉”來應對的話,那麼這一次毒膠囊就徹底把公眾逼到了懸崖邊:人總是要吃藥的,我們沒有選擇。
  痛定思痛,不難發現“工業明膠”與“地溝油”有幾分相似:它們本不該用於食品藥品生産過程,而工業用途的明膠、潲水油又是合法的,理論上説執法部門不可能全面取締;上下游産業間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揣着明白裝糊塗,把用於生物柴油的地溝油勾兌成食用油,把工業明膠做成藥用膠囊。
  這就是一條唯利是圖、昧着良心掙錢的黑色産業鏈。要中斷這種罪惡,必須依靠強大的外力。近半年以來,在公安、衞生等部門的重拳打擊下,多條橫跨數省的地溝油産業鏈被端掉;對付毒膠囊除了嚴格執法、落實監督,也別無他法。
  連膠囊廠老闆面對暗訪記者都承認:自家産品的鉻是嚴重超過國家標準的。老闆心知肚明,但地方藥監部門為何沒能檢查出來?我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規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對藥品的研製、生産、經營、使用實施監督檢查,實施“強制抽檢”制度。依《中國藥典》規定,鉻和重金屬、微生物限度等都是明膠空心膠囊的必檢項目,而毒膠囊的鉻超標是幾十倍,怎麼就沒能檢出?是人出了問題,還是機器出了問題?
  新昌縣監管部門有必要給公眾一個交待:自2001年當地進行膠囊行業“大整頓”之後,對本次被曝光的該縣華星、卓康兩家膠囊製造廠的産品總共進行了多少批次抽檢,抽檢情況如何?怎麼就沒有查出鉻超標幾十倍的事?
  這種執法檢驗形同虛設的情形,我們似曾相識。去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瘦肉精問題:豬肉運輸途中,檢疫人員只管收錢,根本不看豬,司機甚至用自己的尿代替豬尿做檢測;駐屠宰場的檢疫人員只核對單據和數量,本來拿快速檢測試紙一蘸就能發現問題,但這麼簡單的檢驗也不願意做。吞舟是漏,豈是偶然?
  毒膠囊曝光第二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對涉嫌鉻超標的13種藥用空心膠囊産品暫停銷售和使用,並已責成相關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對藥用空心膠囊鉻超標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和産品檢驗。但這13種藥品,只是央視曝光的藥品,只是參與調查的若干記者所掌握情況的“冰山一角”。從新昌縣膠囊生産佔全國市場巨大份額的情況來看,從涉案藥企包括修正藥業、通化金馬等大型藥企來看,內幕真的“很可怕”!
  執法部門要緩解民眾的焦慮,要重樹公信,其調查絕不能止於媒體曝光的2家膠囊廠、9家藥廠、13種藥,而應進行“地毯式的調查”,在全國徹查,相關企業應家家過篩,並回溯上游。
  正規藥廠是經GMP認證(藥品、食品行業的強制性“優良製造標準”認證)的,依《藥品生産質量管理規範》要對每批次産品物料充足留樣,對於所採購膠囊的來源、使用、檢驗,也有明確記錄,藥監部門應將所有留樣的膠囊進行鉻檢測,追溯膠囊來源,看看是哪些監管部門放縱了“毒膠囊”。如果最後檢測顯示絕大多數商家是守法的,那就能有效消解公眾的疑慮,重樹監管公信。雖然檢測所需時間可能較長,但公眾對真相有足夠耐心。
  另外,有必要借鑒治理“地溝油”的上下游追溯制度,將全國的明膠廠徹底管起來,強制廠家設置專門的進&&賬、物流轉運單;應規定上游原料是皮革廢料的,下游客戶就不能是膠囊廠;絕不容企業在工業明膠和食用明膠之間打擦邊球。要做到這些,責任就不止於藥監部門,而需衞生、質監、工商、公安等部門合力形成針對全産業鏈的執法。
  這麼多年了,我們不能總見亡羊,不見補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修正藥業官方回應毒膠囊 2012-04-17
81期 毒膠囊拷問制藥業生態 2012-04-17
毒膠囊事件:食品藥品監管需要引入第三方力量 2012-04-17
杜絕“毒膠囊” 主要還得靠市場和行會 2012-04-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