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巨頭能否退出成品油零售市場
2012-04-13   作者:浦江潮  來源:中國青年報
 
  近日,有關中石化、中石油正在商討逐步停止成品油批發的消息,極大地刺激了民營加油站的神經。對此,中石化、中石油予以否認。不過,中石化2011年成品油批發量確實大幅萎縮了13.5%,零售量則大增14.4%,其旗下自營加油站增加了505座。而且,兩巨頭均在年報中&&,2012年將進一步減少成品油批發,增加直銷和零售的比重。(《京華時報》4月11日)
  從眼下情況來看,兩巨頭否認“停批”成品油是可信的。據新華社記者調查,在上海及其他一些城市,由於成品油供應充足,很多民營加油站正在降價促銷,打起“價格戰”,中石油、中石化的一些加油站也被迫加入降價行列(《中華工商時報》4月12日)。然而,兩巨頭逐步“減批”成品油,看來也是實情,因為他們去年已經開始這樣做了。
  石油巨頭減少成品油批發,當然不是要將批發市場拱手讓給民營油企,而是要把成品油更多地供應給旗下的加油站,或直接銷售給用油大戶,以增加自身零售比重、擴大零售市場份額。根據成品油定價機制,成品油最高批發價按最高零售價每噸倒扣300元確定,即每噸成品油至少有300元的批零差價,石油巨頭增加自身零售比重,就是要把這一塊利潤更多地納入囊中。
  顯然,石油巨頭“減批”成品油,與近年來他們動不動對民營加油站“限供”、“斷供”一脈相承,無論從目的還是結果來看,這種策略一方面會強化石油巨頭在零售市場的支配地位,另一方面使得民營加油站的生存空間日漸逼仄。
  石油巨頭在零售市場極為強勢地壟斷擴張、攻城略地,想必是所向披靡,民營加油站或將面臨新一輪倒閉潮。2008年,因被石油巨頭卡住“脖子”,全國約三分之一的民營加油站倒閉。在接下來幾年裏,每出現一次“油荒”就會有一批民營加油站倒下,而很多倒下或陷入困境的民營加油站,正是石油巨頭的“收編”對象。據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透露,民營加油站所佔比例近年來持續下降,目前僅佔46%,實際銷售量可能不到三分之一。
  石油巨頭強勢壟斷着原油開採、進口、煉化以及成品油批發等環節,現在又要將成品油零售市場完全變成自己的地盤,降價促銷的“價格戰”未來怕是很難打起來,整個石油産業鏈將徹底“江山一統”,形成牢不可破的壟斷堡壘。
  2005年2月,國務院頒佈“非公36條”;2010年5月,又頒佈“新非公36條”,其主題都是放寬准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壟斷行業。溫總理在今年全國兩會前&&,今年上半年一定要把“新非公36條”的實施細則制定出來。中央的政策很明確,然而,民資進入壟斷行業面臨的是“玻璃門”、“彈簧門”。比如石油行業,大門是敞開的,可門口站着兩個彪形大漢,不讓他者入內,一些民資好不容易擠進去,但沒水喝、沒飯吃,只能灰溜溜地敗下陣來。
  石油行業壟斷的最大理由是“石油關係到國家的能源安全”,那從原油到成品油批發均由石油巨頭壟斷經營,這足以保障“能源安全”了吧?至於成品油零售,則完全可以交給民間資本經營,石油巨頭在成品油市場的壟斷擴張應受到遏制,至少應對其市場份額予以必要限制,甚至應讓其逐步退出成品油零售市場。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發改委9日晨可能下調成品油零售價 每噸下調300元 2011-10-08
外資挺進我成品油零售市場 2009-10-13
成品油零售維持原價加油站&&等待調價指令 2007-08-0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