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並不一定是好事情
2012-04-12   作者:朱希苑  來源:河南商報
 
  抄底,是個股市術語,是指以某種估值指標衡量股價跌到最低點,尤其是短時間內大幅下跌時買入,預期股價將會很快反彈的操作策略。但究竟怎樣的價格是“最便宜”,或稱“底”,並沒有明確的標準。
  在樓市裏,也流行着“抄底論”。經過連年的調控之後,房價曲線開始掉頭向下,從買房人到賣房人,大家都在爭論,何時才是個“底”?
  討論很熱烈,聲音很嘈雜,謝國忠、牛刀認為樓市泡沫破滅了,但價格還沒有到底。地産評論人顧海波還鼓動稱,只要大家今年不買房,房價就會腰斬;任志強、董藩等死硬派則持相反觀點,認為當前的房價並不算高。董藩發微博調侃牛刀,稱“信志強住洋房;信董藩得金山;信牛刀住牛棚。”
  吵歸吵,但大家的共識是,樓市目前正處於低谷,從2011年開始,囿於資金困境和庫存壓力,不少開發商開始斷臂求生,以應對市場。也有開發商在寒冬中掉隊,走着走着就死在融資渠道上的“禿鷲”手裏。4月11日,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房地産公司杭州金星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突然申請破産,而據媒體報道,該公司旗下項目銷售良好,但倒在了民間借貸的高壓之下。
  以上的事實證明,當下開發商的日子不太好過,正如鄭州清華園房地産副總經理師凱倫所説,市場已經基本見底。據他介紹,當下許多開發商都為過日子發愁,賺錢已經不再是首要目標,活下去就是勝利。
  筆者在此無意討論房價是否見底,而是想分析“苦日子”背後的生存邏輯。據師凱倫分析,目前鄭州一些項目價格降到了每平方米四五千元的水平,考慮到土地成本、建築安裝成本、營銷成本、管理成本和其他費用,這樣的價格可以説是“賠本賺吆喝”。而在這種賣房子都蝕本的狀態下,開發商讓産品縮水的衝動遠大於以往。
  而據筆者在日常採訪中了解,高房價同樣受困於高地價、高稅費和高融資成本等壓力。目前市場上大多數項目都是在2009年和2010年時候拿的地,其土地成本都非常高。而且,以前一個小工40元/天,大家搶着幹,如今100元/天都招不到一個工人,勞動力成本、建材成本都大幅度上升。
  而參照2008年的經驗,一家品牌開發商的房子降價,但僅僅園林就被強制每平方米縮減成本200元,也就是説開發商降價,産品必然縮水。在各項成本高企的當下,購房者買到的划算房子,有多少是“品質好房”,誰也不敢保證。
  買家沒有賣家精,吃虧的總是買房者,所以,筆者認為,選擇買個現房或者準現房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這是在牛市中水草最豐盛時養得最肥的羊。等開發商大幅調整價格時,一定會大幅度降低産品標準,不要以為大抄底是一個甜棗。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能源礦産業海外“抄底”激情重燃 2012-02-14
優惠收窄 廣州樓市抄底轉瞬即逝 2012-01-0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