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成為金融中心的六個優勢
2012-04-09   作者:胡博峰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巴黎以其高度發達的銀行業、保險業和證券市場,成為歐洲乃至世界最為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但總體上,巴黎在全球金融中心中屬於“綜合類國際金融中心”,雖然在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管理等各類金融子行業上都有不俗的表現,而且在國際間有着一定的影響力和輻射力,但綜合實力與倫敦、紐約等優秀金融中心相比有着較大的差距,與蘇黎世、日內瓦等專業金融中心相比,金融中心的特色不足。
  巴黎是法國重要的金融中心和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國際金融市場之一。
  1986年3月以後,法國實行國有銀行私有化、金融自由化和銀行業重組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使法國的金融業迅速發展。在這期間,巴黎的金融業也得力於法國整體的發展得到了快速發展。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巴黎是在倫敦之後居歐洲第二的資産管理以及債券市場和衍生品中心。
  時至今日,巴黎的銀行體制與運行模式基本完成了向市場化和現代化以及私有化的過渡,一個以市場規則為運行基礎的銀行體系已基本形成,巴黎國民銀行、里昂信貸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進入了世界15強,全世界大約有1000家法國的銀行分支機構。
  保險業作為金融中心的重要內容,也在巴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巴黎的保險業在世界金融中心專項排名中排第八位,保險企業包括四類,分別為保險公司、儲金共濟機構、互助會、退休金補充機構。巴黎針對不同類別的保險企業制定了不同的法律法規,並且對不同類別的保險企業徵稅比例實行差別對待,因此而形成運行機制各異,業務範圍和業務性質不同的多層次的保險體系。
  法國資産管理業的主角是大銀行集團和大保險集團的分支機構,這些分支機構在巴黎金融中心的集中度很高。2000年,法國的前十大管理公司管理着法國65%的資産,前51家公司管理的資産佔90%。外國資産管理公司在法國的子公司也頗有實力,2000年的市場份額約為18%。
  巴黎證券交易所是法國惟一的全國性的證券交易所,在世界各大交易所中,次於紐約、東京和倫敦,交易量名列全球第四。2000年3月18日,巴黎交易所、布魯塞爾交易所、巴黎交易所簽署協議,合併為泛歐交易所。2007年4月,泛歐交易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合併成立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流動性的證券交易集團,為全球投資者及上市公司提供多樣化程度最高的金融産品和服務。
  巴黎之所以能夠成為舉世聞名的金融中心,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首先,巴黎金融市場流動性和透明度較好。一方面,金融業的高度市場化、國際化吸引着眾多的投資者,市場流動性充足。另一方面,市場的透明度高使得參與者可以很快地從金融中心獲取市場信息、了解市場行情並作出果斷決策,迎合了投資者的需要,形成了良好的金融業發展氛圍。
  其次,得益於有效而靈活的金融監管。巴黎的金融業監管在全球排名第八,金融危機的發生,使法國意識到混業經營的模式與分業監管體系是銀行業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於是法國將經濟、財政與就業部門的四家監管機構合併為一家,隸屬法國中央銀行。新監管機構擁有有效的自主管理權和獨立的預算,在金融危機之後該監管機構配合政府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使金融業重新回到正常的軌道。嚴格而靈活的監管有助於銀行強化風險意識,提高資本充足率並增強抗風險能力,從而保障了巴黎金融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鞏固,為巴黎銀行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
  再次,金融文化底蘊豐厚。以法國的保險文化為例,法國保險業文化十分獨特,其形成受國家立法的影響很深。政府頒佈的眾多保險法使得整個法國“保險”無處不在,深深影響着法國人的日常生活。對法國人而言,買保險就像買車買房一樣,是生活中很尋常很自然的事情,這種獨特的保險文化大大促進了法國金融業的發展。
  第四,基礎設施名列前茅。這是巴黎金融中心得以存續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巴黎是法國的交通樞紐,共有三個機場:戴高樂機場、奧利機場和布爾熱機場。戴高樂機場每年可接待國內外旅客5500萬人次,裝卸180萬噸貨物。另外,巴黎大區有15條地鐵線路,269條公共汽車線路,6個火車站,這樣巴黎的地鐵、公共汽車和地區快速鐵路組成的地上和地下立體交通網可以安全和快速地把人們輸送到四面八方。
  第五,大力發展教育,提倡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全方位金融人才。法國的教育極具特點、教育體制複雜多樣,培養了許多金融類專門人才。法國的人均教育支出達到2473美元,在世界處於高水平。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2009年國際競爭力年報中,法國的教育質量在全球排名十六。此外,巴黎的創新力也很強,在世界排名十三,人均科研支出在世界排名十二,因此,巴黎擁有優質的人力資源。
  最後,巴黎金融中心在形成與發展過程中,政府的引導和幫助起着很大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上世紀80年代中期,法國一直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國民經濟的命脈由若干壟斷資本集團操縱,金融業幾乎完全在國家控制之下。高度壟斷的金融業常常脫離市場規則運行,導致機構臃腫,效率低下,虧損嚴重,缺乏競爭力。法國政府看到了這一點,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開始在金融業進行國有銀行私有化、金融自由化和銀行業重組等一系列重大變革。正是因為改革,使法國的金融業煥發了活力,巴黎的金融中心地位得到了鞏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巴黎是怎樣煉成的 2012-03-05
巴黎古董車拍賣會賣出天價老爺車 2012-02-10
巴黎人學着過節儉聖誕 2011-12-26
巴黎世家2012春夏系列手袋 2011-12-19
夢想創意與熱情 巴黎也有另一面 2011-12-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