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産業轉型升級突破口
——訪工業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規司副研究員黃穎
2012-04-06   作者:裴珍珍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當前,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面臨重要戰略機遇期。一方面,世界經濟格局醞釀重大調整,新一輪技術變革蓄勢待發,國際産業結構面臨深度調整;另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突出。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必須加快産業轉型優化升級,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在這種大背景下,應怎樣認識産業轉型升級的必要性和發展方向?産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在哪?企業和政府在産業轉型升級中應發揮什麼作用?對此,記者採訪了工信部政策法規司副研究員黃穎。
  記者:我們應該怎樣科學認識産業轉型升級的必要性和發展方向?
  黃穎:産業轉型升級是經濟發展的內在趨勢,是産業結構從低端向高端,生産要素從初級向高級,國際貿易從限制為主向開放為主,政府管理由管制為主向引導為主,發展目標從滿足民生需要擴大到增強核心競爭力和節能環保安全等更多社會目標的階段性演進過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幾輪産業轉型升級,實現了諸多産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封閉到開放的重大跨越。國際金融危機後,我國正在加快推動新一輪産業轉型升級,總的方向應是在繼續利用生産要素低成本優勢的基礎上,創新科技、人才、國際資源等生産要素組合,發展形成更具核心競爭力、更具就業包容性、更具國際開放性、更具區域差異性、更具綠色環保性的産業結構。
  記者:當前,許多地方都在大力推進産業結構轉型升級並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也存在一些誤區,如一些地方認為轉型升級就是淘汰傳統産業轉而發展新興産業。針對這一情況,您認為産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在哪?
  黃穎:發展新興産業當然是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在這個問題上,各地應按照中央精神和自身條件,合理規劃、量力而行。産業結構轉型升級不一定要“喜新厭舊、棄舊從新”。傳統産業只要能在技術和管理上進行升級,仍可變成現代産業。而如果沒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沒有很好的科研成果商業化鏈條和服務,雖然從事的是新興産業,但拿到的可能還是利潤的“邊角料”。
  記者:企業是産業轉型升級的主體,需要怎麼做?
  黃穎:産業轉型升級是企業自覺行動和政府有意識推動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有産業技術進步、淘汰落後産能、企業兼併重組、發展新興産業等幾大途徑。一是産業技術進步。産業技術進步是指企業採用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以及新的商業模式和管理方法,改進和替代舊的技術、裝備、工藝、商業模式和管理辦法,提高産品附加值,降低物耗能耗水耗,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二是淘汰落後産能。與先進産能相比,落後産能佔用資源多,破壞環境大,加劇了無序競爭和産能過剩,經濟成本高昂。通過淘汰落後産能,騰出資源用於質量效益更高的先進産能,能夠有力促進産業轉型升級。在目前我國多層次生産力和多層次需求並存、資源環境約束緊的情況下,完全依靠市場機制淘汰落後産能進展緩慢且有反復,必須在完善市場機制和尊重市場規律的同時,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來推進。三是發展新興産業。行業技術進步、淘汰落後産能、企業兼併重組、産業衰退轉移主要是存量的改造提升,而發展新興産業主要從增量的角度促進産業轉型升級。當前在信息網絡、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涌現了大批新興産業,具有技術密集、資源消耗少和利用效率高、對環境破壞少,以及輻射帶動效應強、成長性好的特點,符合産業轉型升級的方向,符合搶佔國際科技經濟制高點的戰略需要,是推進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記者:政府作為加快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應做好哪些工作?
  黃穎:政府要充分利用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恰到好處進行協調引導和推動,為産業轉型升級創造良好環境。
  一要完善政策組合,營造有利於産業轉型升級的宏觀經濟環境。既要完善宏觀經濟政策和中觀産業政策、區域發展政策的組合,通過産業政策和區域政策,引導總量管理的方向和力度,在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同時,加強內部的結構性調整;還要完善擴大內需政策與擴大開放政策的組合,找準我國在全球經濟分工格局中的定位,協調處理好引進外資、增加進口、優化出口、企業“走出去”,以及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之間的關係。
  二要加強産業指導,營造有利於産業轉型升級的政策環境。加強分類指導,根據轉型升級的實際需要和不同産業的特點,提高産業管理的水平和質量;加強對“兩高一資”、産能過剩和投資過熱行業的准入管理,動態調整准入標準,適時過渡到以市場調節為主;放寬對新興行業、服務業的准入門檻,引導支持更多民間資本進入;加強市場管理,對涉及壟斷、公平競爭、産業安全的重大兼併重組、外資並購等行為進行嚴格監管;加強微觀引導,利用對標示範等手段,指導企業自律,形成行業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運行機制。
  與此同時,還要加強區域統籌協調,營造有利於産業轉型升級的區域分工格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深圳外貿總值驚現負增長 倒逼産業轉型升級 2012-03-29
浙江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調查 2012-02-17
房地産業轉型大考已至 2011-04-05
産業轉型:艱難地“先行先試” 2011-02-16
房地産調控強化助推産業轉型 2011-01-3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