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工”怕的不僅是被當替罪羊
2012-04-05   作者:程曼祺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城管又打人了——在3月27日的雲南呈貢大學城附近城管與小販發生的“混戰”中,多個小販和圍觀群眾稱城管暴力執法,圍毆勸駕路人,導致兩位路過市民受傷送院。(據近日雲南網)不久前的3月21日,徐州一位六旬老人同樣是看不過城管推搡小販,上前説了幾句,結果被“管”進了醫院。(現代快報3月27日)
  網友在評論中調侃“肯定又是臨時工”。但問題正是這群打人的城管可能真是“臨時工”——城管協管員。他們沒有編制,可以從社會大量招聘,以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民工和事業人員為主,待遇也不高。對於這些協管員來説,“臨時工”不是推卸責任的説辭,而是真實的生活狀態。
  “我是臨時工,我怕誰?”其實城管協管員怕的人還真不少,他們同樣是體制下的弱者。
  首先是怕領導、怕上級。這種“對上負責”的態度對處於中國科層體系最末端的“協管員”同樣適用。這就使城管常常為完成任務而變得凶神惡煞。
  其次,他們還怕不服管的小販,一方面是對上不好交代,一方面是把小販逼急了,這些不配鋼盔和防刺背心的城管協管員也有性命之虞。2009年小販夏俊峰砍死城管的事件便是如此。
  當然,和所有臨時工一樣,他們怕生病、怕受傷,因為他們的待遇也很低。以北京華威保安公司2012年的城管協管員招聘為例,月工資為 1200~1800元,管吃住,發衣服被褥。這麼點工資在今天的北京幾乎無生活可言。
  他們還應怕媒體和記者。正是包括網絡在內的各種媒體在一次次的事件報道中妖魔化城管形象,在一次次的調侃中使“臨時工”成為了一種説辭,一個笑話,而非一個思考的議題。奔走在大街小巷的這些城管和政府部門到底是什麼關係?他們又是處於怎樣的生存狀態?這些問題變得無關緊要,反正我們只要知道城管和臨時工是中國“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即可。
  前幾日青島《半島都市報》(3月28日)也有一條關於城管協管員的新聞,説的是街道辦出動機關幹部、環衛職工、城管協管員160餘人清淤了1200余米的河道和護坡。——這裡用的是“城管協管員”而非城管,記者是否也覺得將慣常出現在醜聞中的城管與“清淤”&&起來有違常理?
  在這種輿論環境下,普通城管協管員很難被人理解,他們奔波討生活,賺的是小販的錢,受的卻是與貪官污吏之類強勢群體陪綁在一起的罵聲。其實這群無編制、無保障的群體,也是體制下的弱者。沒出事時他們是到處跑的苦力,出了事他們就成了替罪羊。
  這裡不是要抹煞城管協管員在執法中的暴力和錯誤。暴力執法當然不對——問題是,是誰給了他們膽子去暴力執法?是誰對這種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誰讓不是罪魁禍首的城管協管員每一次都變成千夫所指?又是誰躲在“臨時工”的身後,高枕無憂甚至逍遙法外?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厘清權責方能遏制臨時工亂象 2012-03-01
禁止“臨時工”,更要根絕執法經濟 2011-12-09
“天氣”也是“臨時工” 2011-11-16
別讓“臨時工”成“壁虎尾巴” 2010-12-02
豐田美國工廠增加臨時工 以滿足擴産需求 2010-06-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