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2月份有4個城市的新建商品房出現了上漲。雖然數量不多,但比1月份有所反彈。這讓老百姓很糾結,房價到底怎麼了?什麼時候降下來? 生出這種擔心是有道理的,因為樓市調控多年,房價實際降幅不大。而有關領導人曾&&,房價要回到合理區間有很大距離。 對於現在的房價,有墻頭草認為,房價已經到底了,現在好抄底了。這是什麼意思?翻翻此人説過的話,前後反復已成笑柄。 但這裡不談墻頭草的事,只講樓市,這頭蠻牛如果任其撒野下去,將會有什麼後果。 把樓市比作蠻牛,與一個房地産大佬有關。此人曾用“野蠻生長”來概括房地産的叢林法則。這“野蠻生長”四個字,很貼切。 首先,在經濟方面,一些房産商的吃相就特別貪婪。 一是先吃原住民和公共資源。一些房産商採用不公平不透明的手法與某些地方政府聯手,將老百姓的舊宅地或企業用地壓價收攏,然後伺機高價牟利。這兩年最厲害的就是把地方政府捆綁進去,成了他們的擋箭牌。 二是再吃買樓人和銀行。且不説有些人用“空麻袋”背米的辦法,在建造環節就大肆套取銀行資金,更多的是在銷售環節把買房人套了進去,成了“房奴”。毒化了消費者的資産質量,也讓銀行脫不了干系。 尤其可悲的是,前幾年房價瘋漲到離譜的程度,每週一價,一年翻一倍。這種全世界罕見的做法,不僅搞亂了金融秩序,也打亂了國民經濟的整個節奏,從而造成了今天的被動和困局。 另外,一些粗鄙貪婪的造市行為還産生了對社會文化的貽害。比如,城市空氣質量與水資源問題。這是誰造成的?深入分析,都和房地産不當開發與房産商有關,房産商要負很大責任。 為什麼呢?舉個例子。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現在大部分工廠都已經搬走了,煙囪也沒了,但城市空氣質量並沒有變好,反而變壞。因為房産商為了牟利,把房子造得過高過密,人流車流擁擠,導致廢氣聚集成霧霾。 而文化方面,為了迎合畸形的炫耀需求,有不少樓盤,不僅奢侈糜費,而且名稱惡俗,要麼君臨、禦景,要麼香榭麗、凡爾賽,盡顯陳腐的“帝王”氣味,由此也影響了社會風氣。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房地産行業這兩年已經蛻變為瓜分社會財富和老百姓儲蓄資産的工具,房産指數已經成了財富分配畸形與社會不公的指標。 像這樣的市場,不用重典治理怎麼行?這樣的蠻牛不給它拴上籠頭怎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