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創新要立足於服務實體經濟
2012-03-29   作者:劉溟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創新應該植根於實體經濟、面向市場和客戶,而不是脫離市場需求的創新,更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
  銀行業近年來的表現很不錯,無論是資産規模還是盈利水平,都保持了快速增長。但是,就服務實體經濟的創新能力而言,我國銀行業的提升空間還很大。
  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創新應該植根於實體經濟、面向市場和客戶,而不是脫離市場需求的創新,更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
  這就要求銀行真正根據企業生産經營特徵、項目現金流周期、借款人資金運用特點等實際情況設計産品,確保將信貸資金配置到急需的行業、地區、項目和企業。要認真做好市場需求調查和客戶需求分析,探索金融産品多樣化的手段,提高金融服務個性化的水平。
  當前,銀行業有一種轉型就收費、貸款就搭售的做法,名為“全面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實為附加貸款條件和産品捆綁銷售。這種創新非但沒有提高服務效率,反而增加了客戶融資成本,影響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有效性。
  金融創新不僅要看規模和數量,更要看創新産生的效果,看為社會、為銀行創造了多少新價值。要創造出有利於增加客戶收入、提高服務效率的新産品;創造出有利於降低銀行運營成本和財務成本的新流程,增強盈利能力;創造出有利於資本節約的新業務,降低資本佔用壓力。
  國際金融危機前盛行的各種結構性衍生金融工具,看似創造了短期效益,暫時轉移了風險,但並沒有真正化解風險,只是將風險後移和藏匿。
  金融創新不應只解決當前問題,而應着眼長遠,從根本上防範金融風險。應把防範風險貫穿於金融創新的全過程,在産品設計上強化風險管控,全面評估創新産品收益與成本的對稱性,不涉足不熟悉、不擅長的領域;在操作流程上強調規範運作,深入排查各個環節可能存在的風險點。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李立新:通過金融創新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 2012-03-06
銀監會要求增強金融創新監管 2012-02-28
是什麼讓金融創新變壞了 2012-02-27
金融創新的魔咒 2012-02-25
金融創新:先固本後跑步 2012-02-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