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文化産業引來資金活水
2012-03-29   作者:喻劍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文化産權交易是近年來的新生事物,有着廣闊的市場空間。為數眾多的文化中小企業仍待借助完善的知識産權制度和相關配套服務,明確産權、發現價值,以流轉創意資源、引來資金活水,解決融資難題
  日前,在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北京總部成立儀式上,來自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中國出版集團等14家中央文化企業的200余個文化項目,涉及版權、股權、物權等各類文化權益,同時滾動出現在交易廳的電子屏幕上,尋找海內外買家。
  文交所這一新平台的角色值得重視。誕生不過3年的文化産權交易所,已將過去在文化領域不成規模的交易,轉變為一種常態的、規模的、規範的市場交易。文化産權交易平台的公開競標交易,重新發現了文化企業、項目、産品的市場價值,加速了文化生産要素的流轉,催生出文化金融的商業新生態。
  企業通過文交所徵集項目受讓方的過程,實際上是明確産權、進入市場、吸引投資者、發現價格的過程。産權是現代市場經濟制度的核心權利,文化産權包括文化的物權、股權、債權和以版權為核心的相關權益。明確文化産權,是文化企業聚集市場資本、加快發展的前提。在文交所的平台上,經紀、評估、審計、法律等各種中介機構廣泛參與,明確了文化企業與産品的産權,評估出版權等無形資産的價值,再由投資基金、銀行擔保機構的開展金融服務。完整的産業配套服務,使文化産業與金融資本的對接得以順利實現。
  文化産權交易是近年來的新生事物,有着廣闊的市場空間。2002年以來,隨着我國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入,不少文化單位紛紛由事業體制轉為企業,成為市場主體。需要指出的是,為數眾多的文化中小企業仍有待借助完善的知識産權制度和相關配套服務,明確産權、發現價值,以流轉創意資源、引來資金活水,解決融資難題。在創新模式、服務文化産業中小企業方面,文交所將有更多的探索空間。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文化尋找資本,使文化産業與金融資本有效對接,是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的關鍵一環,也是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題中應有之義。通過文交所這一交易平台,明確文化創意知識産權,聚集市場要素,發揮各專業機構的服務功能,最終實現對文化産業實體經濟的支持,是一種積極的嘗試。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預計最快於2013年前後 文化産業或迎上市潮 2012-03-22
文化部:將推動打造資本市場文化産業板塊 2012-03-21
財政部:引導金融資本和其他社會資本投入文化産業 2012-03-14
齊勇峰:大力發展文化産業對頂層設計提出新要求 2012-03-13
閆冰竹委員:讓金融更好地支持文化産業發展 2012-03-1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